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北京

旗下栏目: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上海 江苏 浙江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 北京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02
摘要:中工新闻是国内主流新闻网站中工网旗下综合新闻资讯门户,也是中工网核心主频道,每天24小时为广大网民滚动报道国内、国际及社会新闻。

昨天是《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生活垃圾分类LOGO亮相

北京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换新装”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 北京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 北京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

  朝内南小街菜市场门外摆上了“市场购物袋价格公示牌”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首日 北京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

  行首善标准 建美丽家园

  北京青年报讯(记者 王斌)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昨起施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倡议书《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提倡居民在家中摆放“两桶一袋”——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袋,正确分类、规范投放生活垃圾。同时,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LOGO”首次亮相,今后将在垃圾分类各环节广泛使用。在全市约8000辆大型生活垃圾收运车中,首批45辆垃圾收运车“换新装”,形象简洁明快,外观识别度高,便于群众监督。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设施处一级调研员刘贤正介绍,垃圾分类驿站桶站、密闭式清洁站、收运车辆是垃圾分类系统全链条的重要支撑点,今后要在设计上力求做到“三个统一”,即统一垃圾分类标识标牌、统一设施设备色调风格、统一收运车辆外观形象。

  目前,“生活垃圾分类LOGO”已经设计完成,并在部分居民小区使用。该标识由垃圾分类四原色——绿色、蓝色、红色、灰色四个色块组合成环形,分别代表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等四种不同的垃圾类别。标识中突出绿色块,在左半部形成“C型”,以此来表达“绿色循环”的寓意。

  在全市约8000辆大型生活垃圾收运车中,目前已有首批45辆完成外观喷涂,保证每个区至少有一组样车投入使用。刘贤正介绍,一组垃圾收运车包含4辆车,车身分别被喷涂成绿、灰、蓝、黄四种颜色,对应运输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物、大件垃圾。每辆车上都配有垃圾分类标识及包含垃圾物品图标。例如,蓝色的垃圾收运车上画着废报纸、易拉罐、玻璃酒杯和衣服等图标,让垃圾收运车的功用一目了然。此外,车身上还喷涂着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LOGO、“垃圾分类 我们一起来”的宣传标语,并公示了清运单位名称、监督电话等。

  刘贤正介绍,过去垃圾收运车辆的外观不统一,由于生产厂家不同,车辆的样式各异、颜色也有很多种。统一外观形象后,具有外观识别度高的特点,便于市民群众识别和监督,确保在收集和运输过程中不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如果市民发现车辆有垃圾遗撒或跑冒滴漏等现象,可以拨打车身上的监督电话投诉举报。主管部门会对收运单位进行考核,并直接与补贴经费挂钩。”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

  ——致首都广大市民的一封信

  广大市民朋友们:

  2020年5月1日,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做好垃圾分类不仅是每个市民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首都市民文明素养的体现。为此,我们倡议:

  树立垃圾分类绿色理念。把垃圾分类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人人动手,树立垃圾分类、勤俭节约、物尽其用的绿色文明生活理念。

  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在家中摆放“两桶一袋”——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桶和可回收物袋,正确分类、规范投放生活垃圾。

  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倡导废旧物品重复利用,倡导使用再生利用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倡导适量点餐,“光盘行动”,倡导选购净菜,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做好垃圾分类,保护身边环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参与垃圾分类,一起来建设绿色美好的家园!

  “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垃圾分类·社区

  朝阳:呼北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上岗

  “今天是新条例实施第一天,我到小区里帮忙宣传一下垃圾分类。”5月1日上午,家住朝阳区呼家楼北里社区居民贺淑琴套上绿色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袖标,走到垃圾桶站旁引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

  呼家楼街道呼北社区建于20世纪50年代,没有物业、没有保安。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老旧小区,如今却变成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典型。“社区里居住着近万人,大多是国企退休职工。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很多居民表示不理解。”呼北社区书记殷金凤说。

  面对居民的顾虑和不解,呼北社区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垃圾分类“长跑”,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的呼北模式。“我们先把社区里的600多名党员动员起来,组成10个居民党支部,包片、包楼、包桶站,带头践行垃圾分类。”殷金凤说,“我们每个季度都要评选垃圾分类示范户,只有当选,才有资格进一步参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如今3000多户家庭中,已有近三分之一获评垃圾分类示范户。”

  同时,呼北社区把辖区内的两所小学、两所幼儿园动员起来,联手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进校园活动。组建成一支由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组成的环保小卫士队伍,“小手拉大手”带动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为迎接新条例的实施,呼北社区进一步完善了硬件设施。在34栋居民楼、4个平房院落里配备了45组分类垃圾桶,并对社区垃圾楼、分类驿站、桶站、垃圾运输车进行标准化改造,作为全市唯一的标准化点位进行推广展示。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积极性,社区引进“八爪鱼”再生资源回收企业,通过定点交投、预约上门的方式,按0.8元/公斤的统一价格回收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物,统一运往昌平分拣中心打包后,运往各再生资源处理设施。目前,每月可回收各类再生资源20余吨。

  “目前,七成以上的社区居民都自觉参与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约60%。”殷金凤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东城:东花市街道“圾分”奖居民

  恰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和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之际,昨天一大早,在东城区东花市街道,“防疫劳动最光荣 垃圾分类我能行”活动暨全民战“疫”美丽楼门挑战赛启动仪式在广渠门外南里社区和广渠门北里社区同步拉开帷幕。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