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企业的复工进度较好,意味着与其相关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复工率也会较快,而这部分中小微企业显然也会成为策支持对象。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2月26日这类中小企业的复工率达到43.10%(较23日提高6.20个百分点),同时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在线服务行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复工率也超过了40%。 (三)政策将重点支持两万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疫情背景下,传统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到的冲击较大,而一些“专精特新”(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新颖化)的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数据,截目前全国2万多家省级“专精特新” 的中小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复工率已经达到了53.6%。 而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还公布了第一批24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这类企业复工率已经达到了91.4%。因此这类中小企业的资质相对较优,且政策支持力度也较大。 例如,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及“支持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专精特新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企业库。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基础,在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领域,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9年11月发改委等15部印发《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改产业〔2019〕1762号)明确提及“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以国家级新区、产业园区等为重点,完善服务体系”。 (四)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整体数据特征 只有充分了解到我国中小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特征,才能更明白中小微企业的意义所在。这里使用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目前应该是最可靠、最权威的数据来源),我国中小微企业的数据特征如下: 1、中小微企业数量达到1808万家,占全部企业数量的99.80%。同时吸纳就业人数达到2.33亿,占全部企业数吸纳就业人数的79.40%。拥有总资产402.60万亿、贡献营业收入达188.20万亿元,分别占全部企业的77.10%和68.20%。 需要注意的是,中小微企业的户均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为2228万元和1041.51万元,看起来规模很高,但实际上主要集中于中型企业,因此微型企业的户均规模实际上要小很多。 2、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以微型企业为主,微型企业数高达1543.90万户,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85%以上,且增长速度和更新频率也最为明显,远远超过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 3、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东部中小微企业数高达1115.10万户,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62%左右(中部和西部分别为21%和17%左右)。 4、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以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业、商贸业等劳动密集型以及轻资产的行业为主,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比例超过70%。其中,中小微企业中的制造业仅324.30万家(占比不到18%)且增长速度也较慢,信息类中小微企业数仅200家(占比不到12%)但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5、我国中小微企业主要以私营和内资类为主,私营类中小微企业数和内资类中小微企业数分别为1526.50万和1786.40万,分别占全部中小微企业数的84.48%和98.86%。 四、LPR仍有下行空间 2月27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及贷款利率下行还有一定空间,实际上这个结论我们之前便已明确过。LPR本身是贷款利率的理论下限,在打破贷款利率隐性下限的背景下,LPR动态下调是较为明确的趋势,特别是目前海内外环境均较为严峻以及海外货币政策可能会加速宽松的内外环境下,LPR下调预计将在3月份继续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