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3日,“中德汽车后市场与交通安全发展论坛”在广州-中国进出交易会展馆与“2019广州国际改装的车展暨中国埃森改装的车展”同期举办。本届论坛得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中国汽车文化产业促进会、德国联邦交通与数字化基础设施部、德国汽车的改装协会、广东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中国交通频道、汽车观察、中国澳门粤港澳大湾区交通服务行业联合会、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长城控股集团WEY品牌公司、ABT中国官方合作代表、艾巴赫弹簧(太仓)有限公司、上海力盛赛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国贵赛车科技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由广州展联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中联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 如今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快速成长期步入平稳成熟期,汽车个性化定制和消费升级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汽车的维修养护和性能升级直接影响着汽车行驶的交通安全性,尤其是涉及汽车外观、性能变化的升级项目将会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交通监管系统的识别度产生很大影响。本次论坛紧密围绕汽车个性化消费升级带来的市场机遇和挑战,通过与德国和相关部门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如何建立一个成熟完善的法规监管体系,如何能够为汽车爱好者打造更加规范、安全和健康的消费环境,并为中国汽车文化的蓬勃发展作出贡献。 论坛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分会副会长赵扬先生指出,未来车市的发展趋势是向新能源化、智能化、出行服务化、渠道场景化、新消费生态化发展。结合后市场近几年发展趋势以及消费人群结构及消费方向的变化,汽车产业与后市场(以及细分的改装市场)的新消费生态化结合将是大势所趋。赵扬副会长在采访环节也提到,国家近两年出台了很多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2017《汽车销售管理办法》通过调整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开放进口试点等,鼓励汽车流通领域创新变革。《2018-2020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强调促进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积极发展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深挖汽车后市场潜力。2019《机动车查验工作流程GA-801-2019》放宽验车标准;这些都将大大促进中国汽车后市场消费的发展步伐。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闫志康先生也发表了讲话,他提到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及制造整体实力的重要体现,汽车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力量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新的时期,全球汽车业和中国汽车业都将继续深度变革,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下,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讯等领域加速融合,正迎来一个全新发展时代;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汽车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法规贯彻实施,完善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为汽车后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推动汽车市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 德国的交通法规和汽车检测、标准体系比较成熟和健全,对中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论坛很荣幸邀请到德国联邦交通与数字化基础设施部道路交通局二部部长克瑞斯汀安.泰斯(ChristianTheis)先生,他所在的部门主管德国机动车技术和发展,他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德国机动车上路的相关法规依据、认证体系和政策方向。中国汽车文化促进会顾翔华副会长向泰斯先生问到,一个国家对汽车后市场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和健全的法规体系需要多久,泰斯先生回答说,从国家层面,一个法规体系的建立只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但是要做到整个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产业上各个企业和环节的配合和支持。
德国是世界汽车工业发源地,有着悠久而浓厚的汽车文化积淀。来自德国的哈拉德.施密特科(HaraldSchmidtke)先生所代表的德国汽车的改装的协会(VDAT)成立于1987年,拥有135家会员企业,德国的汽车的改装的服务企业和改装件生产企业都是VDAT的会员,这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ABT、ACSchnitzer、BRABUS、KW、RACECHIP、REMUSE、TECHART等等。该协会也是欧盟汽车的改装的协会ETO八位重要的会员单位之一。施密特科先生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德国汽车的改装市场的发展历程、市场规模、汽车的改装的爱好者的消费习惯等详实的行业情况。在德国,有60%的车主都会对自己的车进行改装,他们喜欢改的是避震悬挂系统,乘坐的舒适性是他们改装的第一需求;其次是轮毂改装,看来外观也是德国人偏好的重点;其他常见的还有排气、引擎、姿态、灯光和内饰改装等等。在德国,主机厂和后市场之间一直在激烈的争夺着汽车消费者的钱袋,而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成就了德国汽车的改装的精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消费者获得了他们心仪的汽车产品,市场消费变得自由而活跃。德国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他们在品质、性价比、外观和售后保障中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他们会花少则几百欧元,多则上万欧元用于汽车的改装,消费水平分布均衡能体现出汽车的改装在德国是一个不分门槛、不分阶层的大众消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