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汽车新零售”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冲破4S店生态圈构筑的壁垒,成为创业者们首要考虑的问题。在此之前,可以先从盖世汽车网统计的一组数据来看这个挑战的难度到底有多高:2018年4S店渠道占到所有汽车销售的87%,被视为4S店渠道最大冲击力量的新兴平台(电商与新零售平台)只占到汽车总销量的6%,另外,二级经销商渠道占3%,综合卖场渠道占2%,其他渠道占2%。其中的差距显而易见。 3、汽车新零售不能只谈销售不谈服务 无论哪种销售模式,都要回归到商业的本质,就是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要让用户掏钱购物的时候觉得“爽”。 不同于传统零售行业,汽车销售的特殊性在于其从决策到购买不是一个短期行为,其次在购买中的体验,购买后的用车服务等,都是与销售捆绑在一起的。目前,汽车新零售大多只解决了线上和线下数据化的分析,用户行为的分析,更多体现在缩短用户决策过程和提升用户购买体验等销售环节,但对用户购买后的用车服务则很少涉及,这就造成构成“新零售”的要素不完整。从而用户对这种模式的认可度有限,平台在市场推进过程中也困难重重。 与4S店共存才是汽车新零售的正确姿势? 既然“汽车新零售”在现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在未来的市场中,什么样才是“汽车新零售”的正确姿势呢? 首先,要放低心态。不要一开始就抱着“干掉谁”的思想进入市场。如果用互联网思维来看待这个问题,坚持开放与共享,从赋能4S店的方向出发同样也有广阔的天地。上文也分析到,4S店生态圈具有很高的封闭性和壁垒,虽然从当前的市场形势进行判断,未来可能会有一部分4S店被淘汰出局,但并不意味着4S店模式会被颠覆。既然4S店的主导地位难以动摇,那么以新零售的形势对4S店业态进行赋能和补充也是不错的选择。 比如在某些市场容量较低的三四线市场,单一品牌4S店或因运营成本的原因难以存活,汽车新零售可以通过共享的形式,辅以渠道下沉、简化运营、智能化销售工具等方式实现区域覆盖;再比如,某些传统4S店难以触达的客户,新零售平台可以用“金融产品”的形式完成汽车产品的销售。即便在4S店的生态圈内,汽车新零售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等AI工具助力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 其次,要从场景入手。汽车产品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商品,光在交易环节中,我们就会经历产品体验(看车试驾)、大额支付(全款购车/贷款购车)、手续交割(过户上牌)一整套流程,每个流程都有对应的场景,而用户体验就在这些场景中体现。此外在寻找客户、产品的包装(新车产品、二手车产品、金融产品)与定制等方面也都有具体的场景。汽车新零售如果要融入4S店生态圈,则需要从这些场景入手,为每个场景都给出具体的改造和升级方案,这才是汽车新零售区别于传统销售模式的价值所在。 实际上,随着汽车属性和出行方式的变化,在未来,汽车对于个人用户来说会从拥有权向使用权过渡。这也是说,未来汽车的主要销售目标将从现在的C端客户转成以出行平台为代表的B端客户,届时汽车新零售在4S店模式之外,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其演进之路也会更加稳健和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