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末比亚迪首次上市F3DM时,彼时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速度缓慢,且新能源汽车销量基数很小,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一直未获市场的认可。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2011年四年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从2000余辆扩大至8000余辆,但还是未能跨过1万辆的门槛;2012年和2013年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但仍未突破年产销2万辆。 但就在市场并不看好时,比亚迪获得了巴菲特的青睐。2008年,巴菲特以8港元每股的价格收购比亚迪港股股票2.25亿股。虽然这笔投资被当时投资者大呼不解,但事后证明,其眼光非常独到。 正如此前所说,比亚迪发展电动车时,市场状况并不理想,但这并不影响其按部就班的发展步伐。2009年,比亚迪成功收购湖南美的客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获得了商用车制造资质;2010年,比亚迪还与戴姆勒共同出资成立腾势汽车,由比亚迪提供动力总成和电池组件,戴姆勒负责整车和内饰设计;2010年,比亚迪电动车e6率先成为深圳出租用车。 其实,在电动车上的投入,无论对比亚迪还是王传福来说,都是一场豪赌。所幸赌对了。 2014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元年到来。这一年,我国相关部门共出台了包括新增新能源车试点城市的扩充、设立免征购置税范围、建设充电设施奖励等1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 政策的逐渐明朗使得新能源汽车销量呈“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共销售7.5万辆,同比暴涨325%;201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样大涨340%,一举突破33万辆;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已双双突破125万辆。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2015年、2016年,比亚迪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电动车“销冠”;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24.8万辆,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近20%,在全球电动车市场上销量排行第一。 在资本市场上,比亚迪的股价也随着水涨船高。目前,不论是比亚迪的港股市值还是A股市值,均跻身千亿俱乐部。2017年底,比亚迪已经成为巴菲特持仓前15的公司之一,从买入起十年间,比亚迪累计为巴菲特带来了超745%的回报,成为继穆迪、可口可乐、美国运通后,巴菲特最赚钱的股票,王传福也成为了巴菲特最欣赏的全球四大CEO之一。 未来:机遇大于挑战 目前,虽然比亚迪已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新时代的“宠儿”,但仍面临很大的挑战。数据显示,比亚迪的营业收入虽然每年增长,但净利润却并非如此。其净利润在2016年达到了最高点50.52亿元后,开始呈现下滑态势,2017年净利润同比降低近两成至40.66亿元,2018年同比降低超三成至27.8亿元。 至于比亚迪利润下滑的原因,有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大的影响,但更多的是源自补贴政策的退坡。据了解,2017年的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20%,2018年退坡幅度将近40%,而2019年退坡幅度更是超过50%。不仅是比亚迪,中国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承受着补贴退坡所带来的压力。 不过,面对补贴退坡,王传福再次表现出了笃定与自信。他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补贴退坡确实给企业带来压力,但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拐点,在这之前,中国是一个政策驱动型的电动车市场,之后将变成政策驱动加上市场驱动的市场,驱动力将变得更强。可以说,现在汽车行业变革已然进入深水区,市场上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仍大于挑战。 在王传福看来,比亚迪对电动车的发展是有信心的,一方面是因为规模效应,另一方面是则是对技术和设计方面的自信。 他认为,在汽车行业,年销量达到10万辆就算有了规模,随着规模增大,成本会下降、经济效益也会提高,“我国电动车发展很快,到2020年预计将达到200万辆的年销售规模”。 此外,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电动车的成本也在逐日下降。王传福表示,当电动车比燃油车价格高出不超过4万元时,聪明的消费者会选择电动车(私家车每年大概行驶2万公里,1公里油电差价5毛钱,电动车使用3年就可省3万元油钱,加1万元减免的购置税,共4万元)。 “我们有信心在国家补贴政策退坡过程中,通过苦练内功,提高技术、做好全产业链管理,降低成本。这样的话,我们的电动车会比燃油车更具性价比,这是新能源车增长的内生动力。”王传福表示,“在国家的战略引导和支持下,新能源汽车增长的列车是不会放慢的,还会高速成长。”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 (责任编辑:李莹 HN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