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销量较大的比亚迪来说,在此前垂直供应链布局的加持下,其对新能源关键零部件的进口依赖度在业内较低。以上文提到的进口依赖度最高的核心配件IGBT为例,比亚迪是国内唯一一个取得IGBT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的车企。而为了保证IGBT的供应,一些车企也在合纵连横地绑定供应商。比如上汽在去年宣布与英飞凌成立合资企业。 信息显示,上汽英飞凌汽车功率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首期投资一亿欧元,上汽在新公司中51%控股。北汽新能源也与中车株洲时代签署合作协议,后者为国内IGBT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不过,IGBT等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低最大的阻碍是其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技术及时间,并耗费大量的资金。好消息是,当前情况下,芯片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已经被国家列入重点支持的领域。今年5月,财政部网站发文表示支持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发展。 财政部发布的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显示,在2018年12月31日前自获利年度起计算优惠期,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税率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并享受至期满为止。在政策支持下,零部件企业的研发热情或将得到激发,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对进口的依赖度有望进一步降低。 车载电池对进口依赖度的降低印证了这一点。与以前国内车载电池市场被日韩电池控把控不同,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及电池“白名单”的政策影响下,国内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及等电池供应商迅速成长为车载电池的头部企业。其中,宁德时代已几乎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并在2018年提升国内市场份额至46%。但是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车载电池的进口依赖度有所降低,但电池制造所需的钴等稀有材料,目前仍基本要依靠进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