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治蜀兴川70年:民生政策不断优化 民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7
摘要:四川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旭在发布会上表示,新技术的应用让四川公共卫生服务如虎添翼。

  (新中国70年)治蜀兴川70年:民生政策不断优化 民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中新社成都9月5日电 (岳依桐)人均期望寿命从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8年的77.1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3.6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41平方米,学历教育在校规模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54.6万人增长到如今的1572.7万人……记者5日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获悉的数据表明,治蜀兴川70年来,四川不断优化民生政策,民众幸福指数“节节高”。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忠俊 摄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刘忠俊 摄

  民众实现幸福生活的背后是四川省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加强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1949年至2018年,四川省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从195个增加到81539个。四川省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徐旭在发布会上表示,新技术的应用让四川公共卫生服务如虎添翼。在此前宜宾长宁6.0级地震救援中,四川省人民医院在5G技术支持下,实施远程实时视频会诊,大大提高了诊疗效率,这也是中国首次将5G应急救援系统应用于灾难医学救援。

  乐业必先安居。四川省住建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孔燕在发布会上介绍,自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四川坚持市场化方向,住房有效供给量逐年增加,满足了城镇居民不同层次住房需求。

图为美丽的南新村。 钟欣 摄

图为美丽的南新村。 钟欣 摄

  城市里,筒子楼共用厨房、厕所,几代人挤一套房等现象早已成为时代的记忆。农村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四川天府新区南新村村民伍开元家早已修起了红顶黄墙的小洋楼,村里曾经的土房子不见踪影,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不少从村里“走出去”的年轻人回乡打拼,成为“归巢燕”。

  近年来,四川省大力支持就业创业。四川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胡斌表示,从1978年到2018年,四川省就业人口从3087万人增加到4881万人,增长了58.1%;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从无到有,2018年末达到2512万人。从新中国成立后“统包统配”的就业管理体制到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四川民众就业的选择面越来越广,近年来还涌现出整理收纳师、电竞运营师等一系列新兴职业。“85后”整理收纳师李加诗说,这类新兴职业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要求,自己对该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乐观。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民生改善中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70年来,四川的教育规模已位列中国第五、西部第一。数据显示,目前四川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5万所,其中普通高校126所,数量居中国第6位,学历教育在校规模达到1572.7万人,比新中国成立前增加1418.1万人。在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四川还创新实施了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目前,四川省小学、初中、高中(毛)入学(园)率分别达99.92%、99.64%、92.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5.4%,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为了让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下沉到贫困地区,助力贫困地区孩子实现“弯道超车”,四川充分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截至2018年底,四川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97%,有91.6%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该省班级多媒体覆盖率达74%,45个深度贫困县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77.6%。传输信息的“桥梁”搭好后,成都石室中学等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四川云教”源源不断地传输到了贫困地区学校。(完)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