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基建过程中植入的大量路测单元和相关设备,使得车辆与道路有机结合,可起到降低整车感知系统成本、提高车辆安全性和系统可靠性的作用,是基于自主式感知自动驾驶的一个很好的补充。特别是该系统下,现今高级别自动驾驶所需车载设备中最为昂贵的激光雷达将不再是必需品,可以大大降低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单车成本,迅速推进高阶自动驾驶的普及。 华人运通基于5G+V2X通信的车路协同策略,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得益于5G网络高速率、低延迟的优点,可以全方位实现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CDA,物联网的一个终极形态——智慧城市。 当做到了“车端控制、路端感知、云端计算”时,已经可以说是初步实现万物互联了,离华人运通所构想的智慧城市理念不远了。基于超级计算机的庞大计算能力与RSA节点的“边缘计算”能力,为智能车辆理解城市的服务需要、车内人员的服务诉求传递、交通与城市的有效互动提供支持,最终实现感知协同、计算协同、智慧协同。其终极演进目标,是由终端的单体智能到车路的混合智能,直至城市的群体智能的演进。 二、前行道路已现端倪 V2X、万物互联,车路协同、车联网,这些概念其实已经提出了一段时间了,这些理念极大的扩展了汽车乃至公路交通的边界,也大大降低了车企的研发与成本压力。但同时也正是由于边界的扩展,这一事业所涵盖的利益群体也早已冲出汽车行业,需要众多行业的企业、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这也导致了车路协同这个概念提出日久,但很多人却认为这只能在封闭路段下才能实现的理想性状态,真正能达到规模效应、能实现普遍推行很难。 华人运通对此也是有充分认识的。这个商业模式能不能覆盖全社会?只由华人运通来做,这是不可能的。但是华人运通肯定是参与未来出行改变的一个单位、一个标准制定的参与者。 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行业势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同质竞争产品太多。但是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情况下,5G通讯快速起来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品类,而不是简单的工具。 随着V2X的推进,车辆将可实现大量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这些功能能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大大降低驾驶劳动强度、提升行车安全。当这些功能逐一实现时,无人驾驶也就指日可待了。而这一切对于用户无疑具有无可抗拒的吸引力,必然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今天,借力5G网络的飞速推进,V2X已经具备了最重要的硬件基础。而政策上对于推进这一产业的决心也已经非常明朗。一个可以让更多企业团结起来、共同参与进来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也已恰逢其时。 据丁磊先生发布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华人运通大概9月份会在盐城主持一场由工信部发起的“智能交通车路协同的标准制定大会”。这恰恰印证了华人运通将作为一个标准制定的参与者的企业战略。 结语: 随着汽车智能化概念的逐渐深化,传统汽车厂商已经不再满足于主机厂的定位。抢占未来的智能交通平台的标准制定权已经成为了竞争的焦点,而华人运通在这条路上已经迈出了自己的脚步。最后以丁磊先生专访中的一句话为全文收尾:“我们也不期望短期内做成一个大的系统,但是至少我们这样的推动,实际上帮助了我们智能汽车的开发,我们车的开发真正是面向未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