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开始出现下滑。转型与升级,已成为了我国汽车产业的新标签,对汽车消费环节而言,改变过去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工具深耕细作,满足消费者对美好汽车生活的需求,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一过程中,“互联网应用”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长板与汽车消费环节相结合将有能力为企业与消费者提供更多便利。 因此,王凤英提出以下建议:一、打通电子化流程,节约社会资源;二、搭建大数据平台,减轻企业与消费者负担,包括国家认监委、工信部及环保部应该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进程,并采取多证合一的形式改变过去纸质证书繁多的情况,以综合性二维码(或其他可识别的电子凭证)代替纸质证书。 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的建议 2019年,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48亿辆,机动车驾驶人数量达4.35亿人。机动车保有量增长与道路交通事故频发、空气质量恶化的矛盾日益突出,对完善机动车检测管理和增强机动车检测能力提出新要求。与此同时,我国计算机、大数据、车联网、遥感测试等技术发展迅速,为机动车智能检测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 对此,我国持续推进机动车检测改革,推动了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进步。但面对不断骤增的检测需求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机动车检测仍面临不少问题,如机动车检测供需矛盾突出、机动车检测滞后于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发展,影响到汽车行业及汽车社会发展,需要国家层面推动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 因此,王凤英提出以下建议:一、完善道路安全法相关法规检测要求,细化汽车检测标准及档期;二、政策推动机动车检测技术向智能化、大数据方向发展,全面提升机动车检测效率;三、推动建立机动车智能检测体系,完善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解决车检难问题。 此外,王凤英与李书福联名提交的《关于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中央地方共享税的建议》提出,车辆购置税应发挥组织财政收入和经济调节两方面作用。建议将车辆购置税由中央税改为比例为50:50的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将调整后的车辆购置税地方财政收入,以适当比例用于汽车企业新技术研发以及促进汽车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