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行情

旗下栏目: 新车 导购 行情 养护

消费恢复如何?刺激汽车消费有何措施?商务部回应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7
摘要:消费恢复如何?刺激汽车消费有何措施?商务部回应

中新网3月26日电 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如何?3月份的消费恢复水平如何?疫情过后居民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未来在刺激汽车方面是否将有更多措施?26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就涉疫情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答问。

消费恢复如何?刺激汽车消费有何措施?商务部回应

资料图:3月24日,湖北孝感市民在一家超市购物。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湖北及武汉生活必需品储备库存充足

在会上,商务部服贸司司长冼国义介绍了近期的市场供应市场供应情况。

冼国义介绍,目前,全国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总体充裕,价格稳中有降。据商务部监测,3月25日,百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粮食批发价格与2月底基本持平,食用油批发价格下降0.3%;猪肉、牛肉、羊肉批发价格分别下降2.6%、1.1%和1.8%;白条鸡、鸡蛋价格分别下降1.7%和4.0%;30种蔬菜批发均价下降15.6%。

此外,湖北及武汉生活必需品储备库存充足,供应有保障,市场运行基本平稳。3月25日,湖北及武汉市重点调查零售企业米面油、肉蛋奶、蔬菜等库存总量持续增加,保障市场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武汉各大超市的猪肉、蔬菜销售基本保持稳定,动态库存处于较高水平。依托九省联保联供协作机制,相关省区市按照湖北武汉市场消费需求,调运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产品,保障当地市场供给。截至目前,已累计向湖北调运生活必需品7.2万多吨,其中果蔬6.2万余吨、米面6670余吨、食用油3130余吨、方便食品680余吨。

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消费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正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有记者关心:国内消费市场何时能回归正常?3月份的消费恢复水平如何?居民会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对全年的消费和服务业发展有什么预期?

冼国义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居民外出急剧减少,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影响。与此同时,我国消费市场也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刚性消费稳中有增,新型消费热点加快形成,升级消费空间不断拓展。1-2月,限额以上单位食品、饮料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3.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逆势增长3%。

冼国义强调,疫情对我国消费的影响是短期的、可控的。近期,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企业复工营业加快,市场销售触底回升。商务部调查显示,截至3月22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平均复工率达97%,大型超市96%,农贸市场(菜市场)94%,百货商场(购物中心)90%。商务部重点监测零售企业2月下旬日均销售额比2月中旬增长5.6%,3月上旬环比增长0.5%,3月中旬环比又增长0.8%。

冼国义提到,与商品消费相比,餐饮、住宿、家政等生活服务消费需要直接接触消费者,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更加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3.1%。商务部监测显示,2月份住宿、家政等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5%以上。

冼国义介绍,近期,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生活服务企业复工复业稳步推进,生活服务消费逐步恢复。商务部监测显示,截至目前,餐饮、住宿、家政企业的复工率分别达到80%、60%、40%左右;餐饮等服务消费恢复的速度也在加快,3月25日,商务部重点联系的3000家餐饮门店营业收入占去年同期的比重一周内回升10个百分点左右,比2月份最低点回升30个百分点以上。

冼国义强调,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秩序进一步恢复,国家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消费回补释放政策措施逐步落地见效,后期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平稳回升,疫情不会改变我国消费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在部分领域,一些刚性消费受疫情影响被推迟,疫情过后还会回补,出现补偿性消费。

消费恢复如何?刺激汽车消费有何措施?商务部回应

资料图:大连港集装箱码头。

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复工

全球疫情蔓延,在华外贸企业复工复产率是否受到明显影响?外贸司二级巡视员(副司级)刘长于介绍,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全力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努力畅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据统计,截至3月24日,全国重点外贸企业已基本复工,产能恢复率超过70%的重点外贸企业占比已经达到71.3%,比一周前提高了4.6个百分点。可以说,当前我国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依然保持平稳有序的态势。

刘长于指出,国际疫情扩散蔓延对外贸企业复工复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具有阶段性。一是影响了国际需求,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先后进入“抗疫”的紧急状态,短期内外贸企业面临国际市场需求不振的冲击。二是影响了国际贸易合作,我国中间品和原材料进口或受冲击,进而影响最终产品出口。三是影响了国际商贸活动,经贸合作人员往来趋于停滞,各类展会洽谈会推迟或取消,企业获取新订单面临传统方式不灵、传统渠道不畅等问题。

刘长于称,疫情不分国界,病毒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我们终将战胜。商务部将密切关注疫情全球大流行带来的挑战,积极有序推动外贸企业复工复产,保障重要企业和关键产品生产出口,支持企业通过网上洽谈、网上参展等方式主动抓订单,与各国一道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中国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中七国确诊人数超千

随着疫情加速蔓延,海外停工停产范围扩大,哪些产业面临的挑战比较大?刘长于介绍,根据海关统计,今年1-2月,我国进口20831.7亿元,同比下降2.4%。近期全球范围疫情蔓延,各国纷纷采取更加严厉的防疫措施,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影响逐渐呈现。确诊人数超过千人的国家占我国进口的一半,我国前十大进口来源国中有七国确诊人数超千。海外停工停产范围扩大,供应能力减弱。从目前情况看,机电、交通运输设备、能源化工等行业进口受影响较大。

刘长于指出,疫情发生以来,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先后出台了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外贸外资协调机制,加强企业复工复产跨区域、跨部门调度,积极协调解决外贸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

下一步,商务部将继续有序推动外贸企业加快复工复产,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进口工作:一是密切跟踪外贸企业在进口中遇到的难点堵点痛点。二是积极主动扩大进口。三是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要进一步简化进口审批流程,缩短通关时间,不断降低通关环节制度性成本。四是加快推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培育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区的促进进口、服务产业、提升消费等方面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海外订单骤减对外贸企业影响几何?商务部回应

因为欧美的疫情越来越严峻,海外需求有所缩减导致订单大幅下降或取消。有记者问:怎么看待海外订单骤减对外贸企业的影响?会不会出现较多的倒闭和失业问题?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