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讯:随着充电桩成为国家“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迎来重大利好。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加快建设充电桩基础设施,全面推进充换电技术创新,提升充电桩盈利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导、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形成了开拓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的强大合力,为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智慧的充电服务新体验。 百万充电桩接入车联网平台 加快形成万亿级充换电市场 “家里有一台私人充电桩,我都是晚上充电,白天去上班时,车位和充电桩都处于空闲状态,真该好好利用起来。”市民王先生是绿色出行的积极实践者,早在2017年就“提”回家了一辆全电动的新能源汽车,并且在小区的车位装上了私人充电桩。这两天,他刚刚在“e充电”APP上提交了自己的充电桩和车位的信息,成为了一名“桩主合伙人”。不久之后,他的私人桩将在闲时对外共享,每月保底收益30元,还有70%的分成比例。 像王先生这样的私人充电桩主,全国还有数十万人。3月12日,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寻找合伙人”活动在“e充电”APP上线。根据所发布的信息,此次活动对象共有五类,包括个人桩、桩群商户、充电桩生产企业、场地投入和资金场地投入,面对五类资源对象,国家电网将会提供对应的资源匹配共享。例如,私人充电桩免费改造接入国网e充电平台,闲置充电桩分享能赚钱;对于桩群商户,国家电网接入平台后,将对接主机厂、网约车等流量资源。 对于资源对象来说,最关心的还是提供资源后能带来多少收益。除了私人充电桩主,成为合伙人后,桩群用户可以免费调试充电设施软件或硬件,接入国家电网平台,对接主机厂、网约车、出租车流量,充电桩不再闲置;充电桩生产企业将有效节约成本,接入平台后也有了品牌保证,进一步促进电桩销售;拥有场地的合伙人将与国家电网签署《充电桩投资建设协议》,享充电服务费10%~30%分成,按季度结算,还可以由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负责充电桩的运营与运维。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直面补贴退坡带来的冲击,而充电桩建设被纳入“新基建”,则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工信部数据显示,未来10年,我国仍然存在6300万个充电桩建设的缺口,预计将形成10253亿个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2月1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在调研指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时指出,新能源汽车与智慧车联网建设发展空间大、市场前景好。要加强运营推广,推动强强联合,整合市场资源,不断提升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效益。3月16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会议上,毛伟明强调,要全力复工复产,在加快新基建中扛起大担当、展现新作为。除了抓好特高压在建项目建设以外,要加快研究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目前,国家电网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充电桩45.7万个,覆盖全国总量(公共充电桩)的85%以上,累计建设充电桩9.5万个。国家电网将进一步建设智慧车联网平台,以“消费+工业互联网”为方向,实现车、桩、网物联感知,加快技术创新、模式创新,调整股权结构、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优化管理模式,强化主体责任,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服务业务在全国加速落地,引领全行业协同合作。2020年车联网平台预计将接入充电桩100万个,覆盖80%以上市场和用户,成为“基础服务的提供者、生态体系的建设者、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投资建设的带动者,激发行业发展新活力。 打造国家级充电技术创新平台 挖掘新能源汽车储能价值 3月3日,一场特殊的签约仪式在七家公司同时进行。 在这个名为“创新商业运营 推动新能源车消费”专项行动的云签约仪式上,签约方因为疫情并未见面。依靠视频直播,国网电动汽车公司与比亚迪汽车、上汽乘用车、奇瑞新能源、广汇汽车、白驹逸出行、什马出行六家合作伙伴,共同签订了累计超过4万个“车电服务包”的销售意向协议。 据了解,此次合作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创了“车电包”与车辆销售一体化运作的合作模式,将拉动超过4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预计产值将达50亿元。其中,首批800辆电动汽车订单,将直接带动新能源汽车生产与消费规模超亿元。 “依托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创新探索的‘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技术,我们将不断扩大‘车电服务包’应用范围,尽自身最大努力发挥产业链关键环节带动作用,主动加强上下游协同联动,支持行业企业复工复产,帮助行业企业共渡难关。”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说。 全生明所说的“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技术,将充电操作从原来的5步缩短为1步。“充电操作过程极其简单,除连接、断开充电枪外,不需要进行任何操作,我们与汽车厂商一起,在此类充电技术上做过很多交流和合作,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通过技术升级及硬件改造,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完成存量充电桩全面支持即插即充技术,提升用户充电服务体验。 “即插即充、无感支付”技术只是国家电网充换电领域创新的一个表现。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不断完善车联网平台相关应用,推进储能在用户侧的发展,探索人-车-桩互动的新路径,释放出了设备、信息、能源互联互通的巨大潜力。 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V2G)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场景应用。“V2G技术利用电动汽车自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实现了需求侧管理,增强了电网的灵活性,利用峰谷价差削减用电成本,同时也可以作为应急电源,满足了各项生活用电需求,更清洁、高效且成本更低。”全生明表示。 要实现V2G,带有V2G功能的双向智能充电站或者充电桩必不可少。目前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完成了V2G应用平台及小功率V2G直流充电桩的开发,与相关车企也联合开展了V2G功能定制车的研发。今年,国家电网正逐步推进V2G项目,将探索出成本合理、业务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新模式。 充电桩是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等诸多新型技术的集成融合,技术升级速度快,市场竞争激烈,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从科研到应用的全产业链优势。为此,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将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和科研资金投入,打造国家级充电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电动汽车等灵活负荷资源的调度能力,有效服务电网运行;注重加强与电动汽车制造、信息通信、互联网等领域企业的交流合作,联合攻克基础交叉技术,积极推动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等标准国际化,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破解社区充电难题 开拓公交、出租、物流等优质专用车充电市场 由于充电费用低、使用便利性高,社区充电桩成为了新能源汽车车主最为理想的充电场景。然而,社区充电桩数量极其有限,老旧小区电容有限,配电网络复杂,改造、增容困难,成为了阻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