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新京报记者从漳浦县自然资源局获悉,截至10月8日,全县矿山生态治理工作已完成治理总量的76%。“剩下一部分是复绿难度非常大的,比如由于季节性干旱、山势较高,取水比较困难的地区,这部分地区即使种上树也会死掉,只能等雨水充沛时再行栽种。”该负责人表示。 另一边,针对石材加工业的环境问题,漳浦县从“厂区建设要求”、“污水处理”、“粉尘治理”、“噪声治理”四个方面对石材厂提出了建设整改标准,对厂区雨水收集的时间、绿化树的直径与间隔均提出了要求。 “以前也有这些要求,但没有强制执行。”陈锦明表示,每次环保整治,都会有一些企业持观望态度,“想看看是不是动真格”,但是这次,如果哪家企业还做不到,就会“出局”。 为了避免再出现污水外溢的情况,陈荣民计划扩建两个雨水收集池,这样即使雨水量暴增,雨水也能及时在三个池子中净化,排出的雨水水质达标。 9月25日,漳浦县印发《石材加工行业整治实施方案》,其中规定,石材加工集中区内的企业在11月20日前按要求完成整改,经政府验收合格后,可恢复生产;集中区外的石材厂经政府一定补偿后,一律“关闭取缔”。 采访期间,陈锦明不断接到石材厂老板打来的电话,希望他能去厂里指导整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