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4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陶瓷珍宝回归产地福建德化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0-13
摘要:以“泰兴珍瓷回归故里”为主题的“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12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举行,400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德化瓷器回到

原标题:4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陶瓷珍宝回归产地福建德化

以“泰兴珍瓷回归故里”为主题的“泰兴号”沉船德化陶瓷珍宝回归系列活动,12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举行,400件从清代沉船“泰兴号”出水的德化瓷器回到故里。

“泰兴号”为清代道光年间的一艘中国商船,从福建厦门港出发,在印度尼西亚附近海域不幸触礁沉没,船货以清中晚期民窑瓷器为主,兼有少量紫砂陶器、石器、金属器等。

1999年,“泰兴号”沉船被国外商业团队打捞,出水文物在国际市场拍卖出售。2018年底,泮庐集团董事长郑长来从英国一次性购入10万余件“泰兴号”沉船青花瓷,让这批沉寂海底近200年的国宝回归中国。

今年8月,郑长来将40余类共190余件“泰兴号”沉船瓷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9月又无偿捐赠400件给德化陶瓷博物馆,并筛选其中194件向公众永久展出。

郑长来告诉记者,“‘泰兴号’沉船瓷器多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德化生产、用于出口亚洲市场的瓷器,以青花瓷为主,见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对于古代青花瓷文化的研究也有重要意义。”

德化陶瓷以“白”见长,瓷雕技艺享誉天下,被誉为“中国白的故乡、瓷艺术的摇篮”。清代的青花瓷是德化“中国白”传承发展中的瑰宝,也是当时销往世界各国的陶瓷文化艺术精品,达到“一笼陶瓷一箱银”的程度。“泰兴号”沉船发现的35万件德化青花瓷就是这一历史的印证。

郑长来希望,通过此次捐赠能够大力弘扬中国陶瓷文化,吸引更多社会有志之士参与到中国陶瓷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中来,把中国陶瓷文化推向一个新的艺术高度,为“一带一路”文明的对话交流增添光彩。

据悉,此次展出的194件“泰兴号”沉船青花瓷品类众多,包括青花盘、碗、杯、碟、盅、粉盒等,瓷器上刻画有经典历史故事、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祥禽瑞兽等,造型丰富且纹饰多样,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除展览外,当天还举办了“青花传韵谱新章”主题文化踩街活动。在德化陶瓷街,“瓷韵流芳谱新章”主题花车、“民窑青花绽放风采”花车、锣鼓方阵、舞龙方阵、舞狮方阵、大鼓凉伞方阵、踢球舞方阵、火鼎公火鼎婆方阵、拍胸舞方阵等依次通过,吸引了众多民众驻足观看。

此次踩街活动不仅融入德化的民俗元素和青花瓷的元素,更体现了200年前德化瓷生产和外销的盛况,见证了德化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迈出国门的辉煌。

德化县陶瓷博物馆馆长郑炯鑫表示,“泰兴号”上打捞出水的德化陶瓷复原了一段被遗忘了的东方历史,不仅验证了德化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影响,也为进一步研究德化窑瓷、德化瓷外销史及中国古代港口的贸易情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孙虹)


(责编:吴晓琴、丁涛)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4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陶瓷珍宝回归产地福建德化

手机人民网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

400件“泰兴号”沉船出水陶瓷珍宝回归产地福建德化

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
【详细】
文艺星青年|汉语盘点2018|明星读经典,为你做海报

致敬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见证人丨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大家讲述亲历》邀请改革开放40年以来当代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艺术大家,分享其求艺之路的艺术探索与思想感悟。 【详细】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
人民网文化频道与“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媒体团一同实地走访六大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详细】
文艺星青年|汉语盘点2018|明星读经典,为你做海报

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 人民网文化频道与“文脉颂中华·书院@家国”媒体团一同实地走访六大书院,深入挖掘书院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探讨书院参与地方及国家文化建设的作用、贡献,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详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