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福建:70年,交通跑出幸福“加速度”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6
摘要:到目前,全省公路總裡程已達11萬公裡,實現村村通上水泥路。圖為長汀縣縣道651線河田段。王綺芸攝 1949年,全省隻有不到1000公裡的砂土路﹔現在全省公路總裡程已

原標題:70年,交通跑出幸福“加速度”

福建:70年,交通跑出幸福“加速度”

到目前,全省公路總裡程已達11萬公裡,實現村村通上水泥路。圖為長汀縣縣道651線河田段。王綺芸 攝

  1949年,全省隻有不到1000公裡的砂土路﹔現在全省公路總裡程已達11萬公裡,村村通上水泥路,鄉鎮通上干線公路,縣城通上高等級公路,高速公路密度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1949年,福建沒有一寸鐵軌﹔現在全省鐵路營業裡程已達3509公裡,其中時速200公裡及其以上營業裡程1764公裡,通車運營裡程數已佔全國近十分之一。

  1949年,全省沿海港口沒有1個深水泊位﹔現在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81個,實際年通過能力達7億噸﹔集裝箱年通過能力超1800萬標箱,具備了停靠世界集裝箱船、郵輪和散貨船最大主力船型條件,廈門港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14位,超過台灣主要港口高雄港。

  1949年,全省沒有一架飛機,隻有1000余輛營運汽車,群眾出行非常不便﹔現在擁有6個機場,民用汽車超過623萬輛,福州、廈門開通了地鐵,中心城區群眾步行不到10分鐘就可乘坐公交車,廣大鄉村農村客車往來穿梭,群眾出行便捷舒適。

  ……

  交通是興業之要、強省之基。

  70年來,福建人民為改變“閩道更比蜀道難”的局面,一代接著一代干。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福建省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新福建建設藍圖,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著力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2015年底,全省實現了“市市通動車、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干線、村村通客車”。交通,從早先的“瓶頸制約”,改善為“總體緩解”,又躍升到“總體適應、局部適度超前”,有效服務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又好又快發展。

  縣縣通高速,路網密度全國第三

  9月18日,福州繞城高速公路東南段正在抓緊掃尾工作,將於近日建成通車,屆時福州將正式形成總長約160公裡的“四環”,串起連江、琅岐、長樂、閩侯等地,增強福州中心城市的輻射力,有效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

  福建省高速公路起步較晚,直到1994年,在八閩人民的翹首期盼下,福建省首條高速公路泉廈高速終於全線破土動工。自此,一條條高速公路建設打響了一場場轟轟烈烈的“大會戰”戰役——

  1996年廈漳高速公路和漳龍高速公路龍岩段開工﹔

  1997年福泉高速公路開工﹔

  2000年羅長、三福高速公路開工……

  從開工建設到實現第一個1000公裡通車裡程,福建省用了10年時間﹔第二個1000公裡用了5年﹔第三個1000公裡用了3年﹔第四個1000公裡用了1年﹔第五個1000公裡用了2年﹔到2015年突破5000公裡,成為全國第4個實現“縣縣通高速”的省份。到2018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達到5344公裡,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裡4.4公裡,居全國第三位,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這一切變化,得力於“省市共建,建設以市為主,運營全省統一”建設管理體制,既發揮地方政府在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又有利於全省統一管理﹔得力於緊抓前期,強化要素保障,加強現場管理,形成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的良好格局,保持高速公路發展后勁。

  市市通動車,落后者變身領跑者

  9月25日,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合龍貫通,這座我國首座且施工難度最大的公鐵兩用跨海大橋,向著通車目標步步進逼。

  福建省第一條出省大通道鷹廈鐵路於1957年竣工,福建結束了無鐵路的歷史。

  鐵路夢,是福建人民的強省夢。

  2004年底,福建省與原鐵道部簽署了《關於加快福建鐵路建設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提出“構筑快速通道,完善區域路網,改造既有線路,配套港口支線”的總體規劃。自此,福建掀起一輪輪高鐵建設高潮。

  福建高鐵列車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嘯而來。2009年溫福鐵路通車運營,福建正式進入動車時代。2010年福廈鐵路建成通車﹔2012年龍廈鐵路建成通車﹔2013年向莆鐵路、廈深鐵路開通運營﹔2015年合福高鐵通車運營,福建正式邁入高鐵時代,9個設區市全部通上動車。2018年南龍鐵路通車,與合福高鐵以及杭深、龍廈鐵路一起形成高等級快速鐵路環狀通道,使福建省內連接設區市快速鐵路環線封“口”成形,自此有了“環閩動車”。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福廈高鐵以及福平、衢寧、浦梅等鐵路。鐵路通車運營裡程數已佔全國近十分之一,落后者悄然變身領跑者。

  進入2012年,福建鐵路營業裡程2255公裡,其中時速200公裡及其以上營業裡程600公裡。而到了今年7月,福建鐵路營業裡程已達3509公裡,其中時速200公裡及其以上營業裡程1764公裡,較2012年分別增長了55.6%、193.8%。

  目前,福建省已基本形成了“三縱六橫”的鐵路網框架。三縱,為沿海鐵路(溫福、福廈、廈深鐵路)、南三龍鐵路、浦梅鐵路建寧至冠豸山段(在建)﹔六橫,為衢寧鐵路(在建)、合福鐵路、峰福鐵路、向莆鐵路、興泉鐵路(在建)和贛龍廈通道(龍廈鐵路及贛龍鐵路擴能工程),形成相鄰設區市之間1小時交通圈,設區市到省會福州2至3小時交通圈,省會福州到相鄰省會城市3至5小時交通圈。

  四好農村路,路長制成全國示范

  福建,是全國首個全面推行農村公路路長制的省份。2018年起,全省全面推行路長制,各地縣長任總路長,鄉鎮長和村主任分別擔任鄉鎮路長、村路長,促進農村公路建、管、護、運全面協調發展。建立了1960名專管員隊伍,確保鄉村道有人管、有錢養。創新全面推行災毀保險,2018年74個縣約8.6萬公裡農村公路投保,拓寬了災毀資金渠道。建立養護資金合理增長機制,2018年起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標准提高到每年每公裡縣道3萬元、鄉道1.4萬元、村道4000元,有力保障了良好通行狀況。

  過去,福建省“八山一水一分田”,全省近千個鄉鎮、上萬個建制村,大多分散在山高水遠地區,“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是農村居民出行的真實寫照。直到2003年底,全省仍有5000多個建制村的通村公路沒有硬化,有的僅通簡易路。為此,從2004年起,福建省相繼實施了“年萬裡農村路網工程”“農村公路上銜下延工程”等,推動在2011年率先基本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普通國省道建設同樣取得長足進步。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修建了部分國省道,但是等級比較低,境內除了國道324線是二級公路外,其余國省干線多為三四級公路。1992年8月,實施公路“先行工程”建設,歷經4年完成總投資130億元,修建“兩縱三橫”等國省道繁忙路段4000公裡。國道除了個別特大橋隧外,全部拓寬改造成二級及以上高等級公路,全省各市都連通了高等級公路。隨后,福建省又相繼啟動“縣通地市工程”“入閩通道工程”“省級干線工程”等,2013年起又全面實施新規劃,加快構建“八縱十一橫十五聯”路網。目前,普通國省道通車裡程已超過1.1萬公裡,二級及以上等級佔比超過70%。

  統籌港口發展,崛起東南國際航運中心

  我國第一艘自主運營的國資豪華郵輪“鼓浪嶼”號來了!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