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时局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商务部召开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5周年网上专题新闻发(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9
摘要:二是聚焦企业资金诉求,落实政策,减税降费。各自贸试验区认真落实国家惠企政策,结合实际,在减税降费、金融贷款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着力减轻企业复工复产的负担。比如说,广东自贸试验区相关银行对受困企

二是聚焦企业资金诉求,落实政策,减税降费。各自贸试验区认真落实国家惠企政策,结合实际,在减税降费、金融贷款等方面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着力减轻企业复工复产的负担。比如说,广东自贸试验区相关银行对受困企业下调贷款利率并允许延期还款,推出以知识产权质押的“新识贷”和“抗疫通关贷”,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为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提供可转债便利直通车,融资成本直降2%—4%。

三是聚焦企业防疫物资诉求,协调筹措,保障供应。各自贸试验区多方协调防疫物资供应,对投产防疫物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高产能,保障区内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比如福建自贸试验区对生产防控物资项目建立“一站式、全链条”并联审批,开通限时办结绿色通道,协助转产口罩的企业做好生产线改造、资质报备、原材料采购等一系列工作,保障防疫物资生产和供应。

四是聚焦产业链协同诉求,畅通物流,对接供需。各自贸试验区协调生产原材料、物流等资源,保障全产业链生产要素流通,着力解决重点行业上下游复工复产不同步等问题。比如说天津自贸试验区帮助丰田、大众等龙头外资企业上百家上下游企业实现全面复工,重点行业整体产能迅速恢复。

3个自贸试验区针对企业复工复产的痛点、难点和堵点,优化服务,精准施策,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据了解,目前这3个自贸试验区规模以上企业已全部复工。谢谢!

【中新社记者】

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试验区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鲜明的特色,能否请分别介绍一下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深化两岸经济合作方面各自进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广东省自贸试验区办公室主任、广东省商务厅厅长 郑建荣】

深化粤港澳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五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规则对接为重点,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示范区,成为港澳企业投资、专业人士执业、青年创业的首选地。集聚了港澳大部分知名企业,累计新增港澳资企业1.67万家,2019年实际投资457.77亿元,占全省实际利用港澳资总额的39.78%。

一是推动对港澳服务业实质性开放。推动与港澳金融“机构互设、资金互通、市场互连”,引入港澳金融机构超4500家,放开持股比例,设立粤澳合作发展基金,落地香港钱包互联互通项目,开展粤港电子支票联合结算、粤澳同城清算系统对接、跨境支付、跨境保险、跨境住房按揭等,极大便利港澳民生往来。将港澳律师事务所在内地执业方式从仅从事法律咨询服务扩大到设立合伙型联营律师事务所,逐步放宽事务所聘用人员和业务范围限制。实施香港建筑专业机构备案制,试行建筑师负责制,备案机构达169家。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项目在南沙开工建设,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产学研示范基地落户横琴。

二是积极拓展港澳企业和人才发展空间。南沙规划23平方公里的粤港深度合作产业园,建设粤港跨境科创合作平台。前海向港企出让土地占已出让土地近50%,港企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近四成、纳税额占比近1/4。横琴规划粤澳合作产业园,25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探索通过资质认可、合伙联营、项目试点、执业备案等机制,推动港澳金融、会计、法律、建筑、导游、专利代理等20多类专业人士在区内执业。先行先试“港人港税、澳人澳税”,累计为港澳及高层次人才发放个税补贴3.27亿元。区内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成为全国典范,累计入驻粤港澳创新创业团队693家,就业超4000人。试点澳门企业到横琴跨境办公,为51家跨境办公企业提供1.21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三是不断创新与港澳口岸合作监管模式,提高通关效率。在横琴口岸设立澳门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一次性授权、分阶段适用澳门法律管辖”,采用“合作查验、一次放行”新型通关模式,粤澳双方查验结果互认,过境仅需一次查验。对澳门单牌车出入横琴作出系统性制度安排,2500辆澳门单牌车已便利入出横琴,累计通关量达17.35万辆次,通关仅需5分钟。建立跨境货物无缝连接通道,将香港机场进入广东自贸试验区的货物查验从口岸后移到区内,实现一站式空陆联运,强化了香港机场国际货运枢纽功能。谢谢!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理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天津市滨海新区副区长 张忠东】

五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始终把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推进制度创新的核心任务。总体方案、深改方案中70余项京津冀特色制度创新措施已全部实施,推出并实施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八项措施和工作方案,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构建京津冀国际贸易大通道。在全国率先实施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探索口岸通关和物流流程综合优化改革,2019年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下降至36.8和3.27小时。

二是服务京津冀企业国际化经营。发挥跨境本外币资金池、FT账户等跨境投融资综合功能优势,着力打造“走出去”海外工程出口基地、央企创新型金融板块承载地和跨境投融资枢纽,累计70多家央企设立超过400家创新型金融类企业;2019年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项目超过600个,新增市场主体中京津冀企业超过50%。

三是服务京津冀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基金,成立京津冀众创联盟,成功实现离岸租赁、国际保理、物流金融、医疗健康、数字经济、二手车出口等创新业务,促进新经济、新动能、新模式的培育。

四是做好总结评估和复制推广工作。签署津冀自贸试验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总结推出178项可与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的经验案例,区域通关一体化、租赁跨关区联动监管、“一个部门、一颗印章审批”、融资租赁收取外币租金、税务综合一窗等一批创新成果在京冀推广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实施天津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100条”,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开放示范区建设。一是积极打造“京津冀+一带一路”海外工程出口基地。二是以京津冀等经济腹地货主需求为导向,持续增强港口航运综合服务功能。三是推进京津冀金融服务同城化,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服务能级。四是继续梳理发布可在京津冀推广的试点经验案例,强化京津冀改革创新协同联动。谢谢!

【福建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钟木达】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