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水墨缘十周年”展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行,那一年张培础70岁,退休的十年,在潜移默化中也将上海美院国画系毕业的不同届次毕业的学生、研究生、部分退休老师凝成了一个整体,继续组织并参与了美术界的各种活动和交流。“水墨缘”虽为闲散的组织,但其平台也凝聚和延续了成员们水墨艺术上的理想和追求。 如今,“水墨缘”迈入了第16年,回忆2003年参与首届“水墨缘”展的画家们,当时或美院国画系毕业、或研究生班毕业,如今他们或从青年踏入中年、抑或中年进入老年的时段,其中大部分画家在上海有了一席之地,水墨缘十五年的经历已成为他们艺术生命中绕不开的精采时刻。从入门到站稳,从青涩到成熟,从沉稳到苍劲,老中青画家在“水墨缘”、也在各自的艺术人生历程中留下自己稳健的脚印。 据统计,目前“水墨缘”画家共70余人,均积极和参加国内上海各项专题的创作活动。如上海历史文脉题材,时代风采,中国神话及上海美术大展,各类主题纪念画展,也有三五成群的自组联展。仅以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为例,近三届共 22人入选作品 38 件,其他全国美展 20 余幅。 在上海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唐勇力看来,十五年来,水墨缘的艺术活动逐步成为学院教学的延续和有力补充,为中国画系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范本和借鉴,为有志于国画创作的广大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提供了可能的平台,成为他们从学校真正踏入专业领域的桥梁。 放眼全国,“水墨缘”这种模式也堪称首创,并难以复制。在此前的布展现场澎湃新闻记者看到,开创者75岁的张培础及学生季平、毛冬华、熊毅、郑庆谷、何振华等积极参与布展和协调工作,薛俊华更是从“水墨缘”成立之初就义务为“水墨缘”杂志、画册和展览做设计,他们甘于付出、不求名利的精神和强大的行动力也让令人钦佩。十五年来,“水墨缘”开枝散叶,以其影响力反哺美院教育,也成为了上海特别的城市文化品牌。 注:上海美术学院原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展览将持续至1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