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新中国70周年的壮美画卷,民政工作无疑是那一抹最温暖的民生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民政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党建工作统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工作理念,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把人民的意愿和关切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勇于直面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民政事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扎实有效地推进了一大批惠民工程、民生工程、创新工程。 特别是沂蒙惠民殡葬改革、善爱沂蒙品牌建设、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养老及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社会组织监管等一系列脚踏实地的改革举措,顺民情、暖民心、得民意,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为全省、全国各项民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沂蒙路径、沂蒙样板。 一组荣誉为市民政局工作做了很好的注脚:2017年,获得“2017年度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二等奖”“富民兴临”先锋单位等荣誉称号,探索建立的“党建链式考核”制度被编入《2017年度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优秀案例选编》一书;2018年,我市在第五届中国城市慈善指数排名中位列第13位,居全省第一;在全省深化移风易俗促进殡葬改革电视会议上介绍经验做法;市民政局在全市机关党建工作现场交流推进会上提供了观摩现场,作了典型发言,并被市政府评为2018年度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全省殡葬改革推进和儿童福利工作会议在我市召开,在全省移风易俗工作电话调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中位居前列。 荣誉的背后,写满了市民政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根本任务,涌动着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力量源泉,那就是“与大美新临沂建设同步,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同行”。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孙百迎表示,未来全市民政系统将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切实把不忘初心的标尺立起来,把牢记使命的责任扛起来,高标准高质量抓好主题教育各项任务,促进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大美新临沂建设贡献新的更大的力量。 守初心 担使命 以党建统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民政部门服务民生、连接民心,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如何做实做好做细民政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键是要坚持党建工作统领,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前不久,市民政局组织召开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了周密详实地部署和安排。 具体地说,这次主题教育的总要求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重点措施是“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具体目标是“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更好地推动民政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这只是市民政局以党建统领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党建先行,打造了“大爱民政、党建先锋”党建工作品牌,创新实践了党建链式考评机制,压实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搭建平台载体,构建起具有民政特色的行业系统党建工作模式;加强廉政教育,为科室单位“量身定制”个性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实现了“一科室一单位一责任”,党建工作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在去年6月份召开的临沂市机关党建工作现场交流会上,市民政局成为唯一一个同时接受现场观摩和在会上作典型发言的市直单位。 而在党建工作的统领下,市民政局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扎实推进了一大批惠民工程、民生实事,开创了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民政服务保障。 保基本 兜底线 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 保基本、兜底线,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这是民政部门最基本的民生职能和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民政局积极履行民政兜底保障职责,整合民政资源,完善救助体系,发展慈善事业,助力脱贫攻坚,护航幸福民生。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为16.9万余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发放基本生活保障金4亿元,为8076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086.1万元。 让困难群体生活得更有尊严。今年8月份,我市连续第9年提高社会救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稳定高于动态调整后的省定扶贫线;创新不能自理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方式,全市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40%;提高临时救助标准,建立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储备金制;建立脱贫成效巩固提升监测机制,全市已将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救助范围。 让流浪人员感受到温暖。市民政局近年来持续开展“及时救、安全养、幸福归”活动,扎实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回访帮扶机制,切实做好兜底保障工作。今年以来,市救助站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及困难群众3574人次,帮助522名流浪人员找到幸福回家路。 同时,对于无家可归的困难群体,市社会福利院在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实施了“标准化+”行动工程,为他们提供了贴心、暖心的收养服务。目前,市社会福利院共收养人员397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