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喜看70年民生发展成绩单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新闻中心26日举办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民政部部长黄树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张纪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集体亮相,回顾70年来民生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提交了一份沉甸甸的民生发展成绩单。 教育:70年中国教育的特点是“一快、二公”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小学净入学率只有20%,4亿5千多万人口中,大学生只有11.7万。经过70年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已经达到99.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 “我们用20多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义务教育普及之路。我们用十几年时间,实现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今年高职扩招百万,再加上自然增长,高等教育将历史性地跨入普及化阶段。”陈宝生用“快”来概括中国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个特点中,关键词是“跨越”,基本方法是“拼搏”。 中国教育第二个特点是“公”。陈宝生表示,“公”就是追求公平,关键词是“均衡”,基本方法是“倾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加大了力度,向农村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少数民族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 70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我国已经建起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现在有各级各类学校51.9万所,各级各类教育在校生2.76亿,各级各类专任教师1670多万。 70年来,教育为国家培养了两亿七千万接受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各类人才。国家新增劳动力中有48.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6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亚洲第一的留学目的国。2018年,全国教育投入总量4.6万亿,和建国初比,年均增长13.4%,教育支出已经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支出。 民政:老有所养、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社会救济从临时性措施发展到制度化保障,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实现了与扶贫开发的有效衔接,每年保障6000万左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织密兜牢了基本民生网底。”黄树贤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70年来,老有所养从“有保障”到“更完善”。黄树贤表示,我国已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中国特色养老服务制度基本建立。 根据发布会上的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各类养老机构达2.99万个,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14.34万个,养老服务床位合计735.3万张。高龄津贴制度和经济困难老年人的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的护理补贴制度基本实现了省级全覆盖,已经惠及了近3600万老年人。 70年来,幼有所育、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更精准更全面地补齐民生短板。黄树贤指出,儿童福利从孤儿向所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延伸,每年服务保障1400多万儿童。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1006万困难残疾人和1193万重度残疾人。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从强制性收容遣送转变为自愿受助、无偿救助,平均每年救助近200万人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稳则心定、家宁、国安。中国有近14亿人口和9亿的劳动力,就业问题引人注目。 张纪南表示,我国就业局势保持长期稳定,就业人数从1949年的1.8亿人增加到2018年的7.8亿人,扩大了3.3倍,同期的人口数扩大1.6倍。其中城镇就业扩大了27.3倍。近年来,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已连续6年超过1300万人,每年新增数接近1949年城镇全部就业人数。 同时,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就业的格局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城镇就业人员的占比从1949年的8.5%,提高到2018年的56%。第三产业就业的占比从1952年的9.1%,提高到2018年的46.3%。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7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就斐然,民生福祉日益增进,民生保障日趋牢靠。 张纪南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网不断织密扎牢。我们国家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张纪南还披露了一组数据,1951年参加劳动保险职工人数269万人,现在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超过9.5亿人。失业、工伤保险的参保人数均在2亿人以上,养老、失业、工伤三项保险基金累计结余6.8万亿元。社会保障卡的持卡人数现在已近13亿人。 对于社会关注的技能人才培养,张纪南表示,实施国家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开展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用3年时间,使用1000亿元的失业保险资金结余,补贴培训5000万人次。 住房和城乡建设:基本上解决了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 居者有其屋,也是群众的迫切期盼。 “经过长期的努力,我们基本上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大国城乡居民的住房问题。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由1949年的8.3平方米提高到2018年的39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提高到47.3平方米。”王蒙徽表示。 70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波澜壮阔,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根据发布会上的数据,城市数量由1949年的132个增加到2018年的672个,城镇化率由10.6%提高到59.6%。改革开放以来,道路长度增加了15倍,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增加了19倍,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分别提高263倍、395倍,燃气、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96.7%和98.4%。 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我国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支持1794万农户改造了危房,700多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了住房安全有保障。6819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王蒙徽指出,70年来,我国住房保障制度不断完善,现在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 “到2018年,全国累计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约7000万套,还有2200多万困难群众领取了公租房租赁补贴。”王蒙徽说,“也就是说,我们帮助了约2亿群众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 王蒙徽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市场体系,加快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特别是新市民住房问题,促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卫生健康:个人医疗费用支出达本世纪最低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