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龚正谈“农村厕所”:坚定践行初心使命,办实办好“小角落”里的“大民生”(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26
摘要:前不久,省政府印发了《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厕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举措、长效机制。分“三个节点”推进:今年11月底前,确保完成1010万户农村

前不久,省政府印发了《健全完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和后续管护长效机制工作方案》,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改厕的工作目标、主要任务、重点举措、长效机制。分“三个节点”推进:今年11月底前,确保完成1010万户农村改厕任务,年底前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市、区),率先实施农村厕所规范升级;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人口规模较大的村庄配套建设公厕,全省85%的县(市、区),实施规范升级;2022年底前,所有纳入改造计划的厕所实施规范升级,基本建立稳定运行的后续管护长效机制。总的是要按照“城边接管、就近联建、鼓励独建、资源利用”的原则,根据前期改厕情况、各村地形地貌地质、村民居住分散程度、污水总量、经济状况等因素,按照“4+N”方式,因村施策,分类规范提升。

第一类,对于城市近郊、集体经济强的村,厕所粪污通过敷设生活污水管网,纳入城镇管网进行处理。这种方式,前期的投入比较大,但总起来看,是最有效、最彻底的改厕方式。比如,我调研的牟平蛤堆后村,距离城区10公里,这个村集体经济发展也比较好,污水管网与城区连在一起,厕所与城市居民家的一样。再如,胶州市对距离城镇驻地较近的76个村,在村内单户设立沉淀池,再通过地下管网,将厕所粪污和其他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排了一下,目前具备条件的,全省有2600多个村,今年年底前,争取50%的村启动升级。各地要统筹考虑这些村庄规模、投入成本、管网线路等因素,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有序将厕所粪污纳入城镇管网体系,实现设施的城乡一体化。

第二类,农业“新六产”发展较好、发展旅游的村,将厕所粪污并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集中处理。这种类型,大体分两种,分别有800多个村,一种是,已建有污水处理设施、可接入厕所粪污的村。比如,淄博博山区的中郝峪村,典型的山区旅游村,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敷设管网12.2公里,将包括厕所污水在内的生活污水,全部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用于绿化和苗圃灌溉。这一类要“应接尽接、全部接入”。另一种是,未建设但具备建设条件的,要因地制宜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积极探索“以商管厕、以商养厕”等新模式,鼓励联建,实现区域统筹、共建共享。比如,可以将旅游厕所管护,纳入乡村旅游、特色景区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第三类,有一定集体收入、对粪肥需求不大的村,通过建设单户或多户的分布式、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这样的模式也有不少。比如,济南南部山区,落差比较大,敷设管网比较困难,6—9户,多的几十户,建立分布式的处理设施。再如,荣成俚岛镇烟墩角村,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数千只大天鹅从西伯利亚飞来越冬,人与天鹅和谐相处,下雪的时候,景色格外优美怡人,这个村发展旅游,规划建设相对集中的户型污水处理器,敷设排水管道,实现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目前,全省已建设单户或多户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约16.8万户;其他有一定集体收入、对粪肥需求不大、具备条件的村,大约还有近千个。要结合村庄人口集聚程度、地理地形条件、目前改厕方式、污水产生规模等,科学分布、建设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将厕所、厨房、洗浴等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处理。

第四类,采取三格、双瓮、粪尿分集式改厕模式的村,实施厕所改造提升和粪污资源化利用。这种模式占大多数,这次现场会,重点是解决这方面问题。据统计,全省采用这三种改厕方式的村6.15万个,改厕总量超过900万户,占比超过90%,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大多还是这种模式。算了一下,“4+N”方式中的前三类,造价从户均3000元到1万元不等,第四类方式,户均成本只需要1000元左右,现在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可能都采用前三类,更多的还是第四类。这次现场会为什么选择在无棣召开?就是因为无棣主要采用三格、双瓮、粪尿分集式改厕模式,具有普遍性、典型性。从全省看,无棣的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基本处于普通水平,无棣能做到,其他地方也能做到。无棣的经验,主要是“四化”:规范化管理、整体化提升、智能化运行、资源化利用,实现了“一举五得”:一是解决了粪污资源利用难题;二是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三是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肥投入,促进了“四减四增”,也推动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四是缓解了供气压力;五是群众通过出售秸秆,还能获得一笔收入。借鉴无棣经验,对三格、双瓮、粪尿分集式改厕方式规范提升,要害有四点:一个是,质量要过关,各类设施要达标,部件损坏能够及时维修,确保厕具“能用”;第二,设计要科学,鼓励企业、科研院所研发适合农村、经济实惠的新技术、新产品,特别是对贮水桶踏水板、压力喷水器,要进行改造升级,确保厕具“好用”;第三,服务要到位,维修、清运、管护,方便快捷,让群众“放心用”;第四,粪污“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以无害化还田、循环利用为重点,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生物质制气等项目。这四点做到位,量大面广的农村改厕规范升级,就会走出一条新路子。

另外,除了上述四种方式,还鼓励“+N”管护方式多样化。调研中,发现很多冒着“泥土气”的群众创造,管用好用,应当积极鼓励。比如,淄博有的地方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向化粪池中投入菌类,经过厌氧发酵,变成液体肥料,流经湿地,自然消解。再如,有的山区村,地下是岩石、不好挖掘,可建立公厕、化粪池,由村委会统一负责保洁。同时,也满足了乡村旅游建公厕的需要。还如,泰安有的农户将打药的喷雾器改造后,进行冲水,用水量少,冬天也不会结冰;有的用盖子解决气味问题,类似的群众创造还有很多。确实是:群众最有创造力。对群众的创新做法,企业标准化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标准化产品,就会带动形成一个新产业。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