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高质量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9-07
摘要:多年来,厦门在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中,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厦门建成区绿化率43.8%,森林覆盖率4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多年来,厦门在城市的快速建设发展中,始终牢记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不忘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成为生态省建设排头兵。厦门建成区绿化率43.8%,森林覆盖率4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优于全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在全国169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当前垃圾分类工作的号角全面吹响,作为全国最早实施垃圾分类处置的城市之一,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国考评中已连续多个季度名列全省第一,今年前两个季度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

  生态文明指数居全国第一,摘得联合国人居奖,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凭借独特的城市魅力,多年来厦门一直是我国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城市之一。闻名中外、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的鼓浪屿更在2017年7月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厦门的城市之美还在延伸。庄稼汉在会上介绍,多年来厦门坚定实施跨岛发展战略,按“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大力推进岛外新城建设。如今,厦门岛外的海沧湾新城日趋成熟、集美新城基本成型、环东海域新城快速崛起、马銮湾新城蓄势待发,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也启动规划建设。岛外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75%,岛外工业增加值占全市71.2%,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88.58平方公里,比改革开放初期扩大10倍以上。

  曾经封闭落后的海防小岛如今已成为东南交通枢纽,厦门的海运、空运、陆运通达五洲。海上,厦门已成为中国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一,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第14位,拥有143条海运航线,通往全球168个城市;空中,厦门空港运营城市航线有171条、国际航线35条,跻身全球机场百强。另有全新的翔安国际机场正在加快建设,规划吞吐量7800万人次;陆上,厦门大桥、海沧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和翔安隧道等“四桥一隧”串联岛内外,福厦、龙厦、厦深高速铁路将厦门的交通网与国内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相连。

  城市发展,百姓共享。目前,厦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万元,年均增长13.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万元,年均增长13%。厦门全市财政一般预算70%以上都用来投入民生和社会事业,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民医保、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等制度。尽管土地稀缺,每年均将学位建设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8年新增学位2.75万个,为历年之最,基础教育满意度位列全国38个重要城市第二。

  医疗方面,通过加快创新实施“市校合作、高位嫁接”战略,努力建设区域医疗中心,辐射惠及周边群众。去年,厦门新增医疗床位4000张,为历年最多。

  厦门社会保障性住房工作也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中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2018年,厦门开建保障性住房2.8万套、在建6.25万套、推出1.97万套,是受理量最多、推出数量最多、保障范围最广的一年。

  厦门长期致力于社会治理创新探索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获评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连续三届获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等荣誉。

  改革开放

  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1980年8月,厦门成为四个经济特区之一;1981年10月15日,厦门经济特区在湖里2.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始建设,在全国率先拉开经济腾飞的序幕……近40年间,改革创新、对外开放始终是推动这座城市发展的澎湃动力。

  改革开放初期,厦门就鼓励国外投资者来特区兴办“三资”企业,在全国率先推出利用外资修建机场、成立首家中外合资银行、成立中国烟草行业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等政策措施,打破单一公有制经济的格局,发展外资经济和混合型经济。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持续推进,厦门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2015年,厦门自贸试验片区挂牌成立,厦门迈入“自贸时代”。截至目前,厦门自贸试验片区累计推出创新举措391项,其中全国首创74项,占福建自贸试验区全国首创经验的52%。

  “厦门从2015年就率先启动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在国内率先参照世行指标体系,通过第三方机构评估,对标新加坡等国际一流经济体,查找差距和短板,并将其作为突破瓶颈的着力点和创新创造的切入点。”黄强表示。

  坚持以改革的办法破解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截至目前,厦门已推进六轮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三轮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86项改进任务。

  聚焦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一些堵点问题,厦门全力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是各项改革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已申报1255个项目,378个项目实行多图联审,20个项目申报联合验收,有效压缩了办理时间,提高了服务质效。

  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厦门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动力,大力推动简政放权,让投资环境成为最大的吸引力。厦门营商环境从2014年相当于全球经济体第61位提高到2018年的第25位,在全国22个试点城市中位居第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近年来,厦门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全力打造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经贸合作畅通、基础设施联通、能源资源互通、行业标准共通,积极推进与金门通水、通电、通气、通桥,努力推进应通尽通。认真贯彻中央的“31条惠及台胞措施”、福建“66条实施意见”,并推出厦门“60条惠及台胞措施”和关于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45条。持续打造海峡论坛、文博会、海图会等一批特色交流平台,建设了一批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对台研学基地,目前已有两岸青创基地近30个,累计入驻台湾团队500个、台湾青年3200多人。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