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有介紹福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很快,其中充電樁的建設、新能源電池技術在世界都是領先的。台灣在汽車零部件的產業有優勢。未來兩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以有什麼樣的合作?剛才書記有介紹還會有新的惠台措施,是否可以透露有哪些進一步措施,是特別針對台青或者台生嗎?謝謝。於偉國: 志南同志回答前面的問題,后面的問題我來回答。張志南: 感謝記者朋友的提問。 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電動福建”建設,制定實施電價優惠、停車優惠、高速公路通行優惠、不限行、完善充電設施等一系列政策舉措,全省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體系基本建立,已經形成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我省新能源汽車產品基本涵蓋了所有類別,動力電池、新能源客車等技術水平處於全國前列,充電樁實現了城市主城區、高速公路服務區、5A級景區全覆蓋。寧德時代新能源動力電池出貨量連續兩年排名世界第一,上汽集團寧德基地新能源汽車已下線,金龍新能源客車產銷量多年位居全國前列,L4級自動駕駛巴士“阿波龍”量產落地。 閩台汽車產業合作具有堅實的基礎。早在1995年,我省汽車集團就與台灣裕隆集團合資組建了東南汽車公司,成為兩岸汽車產業合作的典范。閩台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具有廣闊前景。福建同台灣一水相隔,處在兩岸融合發展前沿。我們將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深化兩岸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一是加強車聯網領域合作。發揮福建在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研發以及通訊方面的產業優勢和台灣企業在半導體、集成芯片、光電等方面的技術優勢,共同打造兩岸車聯網產業基地。 二是加強零部件合作。台灣汽車零部件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目前有50多家台資汽車零部件企業與東南汽車配套。我們將積極推動福建的汽車企業與台灣企業在發動機、電氣信號設備、自動變速箱控制系統、底盤系統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提升產品競爭力,共同開拓市場。 三是加強技術創新合作。進一步推動閩台企業、科研機構圍繞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聯合研發、聯合攻關,加快氫燃料電池、無人駕駛汽車智能系統和車載終端系統等新技術商用步伐,進一步提升閩台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合作水平。謝謝!於偉國: 我接著回答后半個問題,惠台的政策還有沒有新的?對於台生、台企有什麼具體政策?惠台政策,為什麼還做加法呢?因為習近平總書記說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台灣同胞。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我們兩岸同胞的民生福祉,永遠要做加法,永遠沒有句號。從這個意義上講,“31+66+42”一定會有新的加法,而且這些加法可能比已經出台的會更多,含金量更高,措施會更實,台胞的獲得感會更多。 我們最近正在做一件事,我和省長以及有關同志正在聽取台企、台胞的意見,特別是那些來福建比較早的台灣同胞,他們在福建生活、工作,包括子女、親屬的學習,還有什麼新的需求,也包括台灣青年來閩創業還有什麼新需求。我們下一輪的優惠政策會更直接地聽取他們的意見,再推出新的惠台政策,歡迎台青、台企來閩。現在台胞來閩非常活躍,我簡單說兩個數字,一個是廈門航空近兩年到台灣招乘務員,4次赴台招聘,吸引了7000多名台灣青年應聘,4批錄用了312位,錄用率是27︰1。再一個數字,2018年報名廈門大學的台生超過500人,比2017年增長5倍。這兩個數字盡管只是一個側面,但也恰好反映了你剛才提的台青、台生現在來大陸、來福建學習就業創業生活這樣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是一家人。這方面我們的政策會越來越多,越來越有針對性,越來越符合台胞、台青、台生的需求,他們的獲得感也會更多更實。 努力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胡凱紅: 最后兩個提問。中新社記者: 福建正在發展數字經濟,能否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做法?大力發展建設數字福建有什麼進一步的舉措?謝謝。於偉國: 請志南同志回答。張志南: 感謝記者朋友對數字福建建設的關心。 早在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極具前瞻性地做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推動建設“數字化、網絡化、可視化、智慧化”的數字福建,是數字中國的思想源頭和實踐起點。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向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發來賀信,給予我們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福建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指示,始終遵循總書記當年確立的發展理念、目標任務,堅持“要統籌,不要多頭”的原則,規劃先行,科學論証,項目帶動,數字福建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效應不斷顯現。2018年,我省信息化發展指數居全國第6位,信息服務應用和互聯網普及率居全國第4位,信息技術產業、產業數字化、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居全國第6位,全省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42萬億元,佔GDP近40%,增速居全國第2位。我省成為許多信息化建設領域的國家試點省份,為數字中國建設探索福建經驗。我們的主要做法: 一是積極推進“處處相連”。加快新時代寬帶工程建設,加快5G商用試點,光網和4G已全面覆蓋城鄉,陸上行政村實現了100%通光纖,互聯網省際出口帶寬達到20T。建成海峽兩岸直通光纜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互聯網性能居全國前列,福州成為全國互聯網核心節點、重要支點和新的數據交換口岸。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體系日趨完善。 二是積極推進“物物互通”。全面建設低時延、高可靠、廣覆蓋的物聯網絡,窄帶物聯網基本實現全省全覆蓋。率先建成全省政務信息網、電子政務外網和無線政務專網,率先實現省級政務數據中心整合,全面推進省屬事業單位和設區市數據中心整合,形成覆蓋省市縣鄉四級的政務網絡體系。建成全國首個省級生態雲平台,建成全國最大的應急視頻會商系統,金融服務雲、健康醫療雲、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等一批特色雲平台相繼投入使用。 三是積極推進“事事網辦”。全面建成全省網上辦事大廳,“12345”政務服務熱線覆蓋所有市縣。全省近90%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網上可辦率超過90%,“馬上辦、掌上辦”成為常態。率先推行文件証照電子化應用,基本實現群眾憑身份証號碼、企業憑法人代碼就可以辦理個人和涉企服務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