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补齐短板惠民生 福建教育在行动(一)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8
摘要:农村学校的美丽嬗变

补齐短板惠民生 福建教育在行动(一)

昔日校园:福鼎市磻溪镇“中国扶贫第一村”的赤溪小学

“原来学校在杜家堡那边,头顶是木头、脚下是泥,漏雨不说,最要命的是教学设备几乎没有。”赤溪小学校长杜承砚回忆说,学校搬迁至现址后,教室、操场等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孩子们上学的路程也大大缩短了。到了20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扶贫政策和资金倾斜到这里。如今,赤溪小学有了塑胶运动场,有美术室、电脑室、音乐室和科学实验室等多功能教室,每个班级都安装了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在校生130多人,与五年前的60多人形成鲜明对比。

补齐短板惠民生 福建教育在行动(一)

赤溪小学新貌

学校面貌的巨大变化、办学条件的飞跃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无不得益于我省“全面改薄”工程的推进。

“全面改薄”工程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简称,是党中央、国务院聚焦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自2013年底“全面改薄”工程全面启动至今,我省各地充分调动各类资源,既用好国家对农村教育的倾斜支持政策,又强化薄弱学校的整体突破提升,为统筹推进县域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16年11月,福建提前一年整体通过“国检”,成为全国第七个全面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的省份。

据了解,截至2018年4月,全省已完成新建、改扩建校舍249.86万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523.12万平方米,围墙32.4万米,护坡坎31.75万立方米;购置学生课桌椅113.05万套、图书1580.8万册,计算机、教学仪器设备等714.84万台件套,数字教育资源164.43TB,五年规划校舍建设竣工率达89.37%、设施设备采购完成率达117.52%。崭新的教学楼、标准化的运动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在全省各地学校随处可见。

在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得到整体提升的同时,我省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学校生活设施也得到了全面改善。

补齐短板惠民生 福建教育在行动(一)

宁德蕉城民族中学食堂

钟洪乐是宁德蕉城民族中学校长,只要一有空他就会来到学校食堂,看看当天的菜品、听听同学们的建议。“这几年,政府对寄宿制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学校配套实施了农村寄宿学生营养餐工程,寄宿生在校期间的食宿全免费。”钟洪乐说。

据了解,宁德市蕉城区有10万多人外出经商、务工,许多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老一辈文化水平较低,重“养”不重“教”,不少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在心理教育方面也很缺乏。针对这些问题,2014年初,蕉城区出台寄宿制学校“128爱心工程”,解决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学习教育等问题。

宁德市蕉城区教育局资助中心江培明主任介绍,“128爱心工程”的“1”是给予全区17所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每名寄宿生1000元配套补助,用于统一配置寄宿设施;“2”是给予每所寄宿制学校每年2万元补助;“8”是寄宿生每人在省定标准每天2元营养费的基础上,蕉城区财政每天再增加补助8元,以解决学生在校吃的问题。“128爱心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吸引力,让农村学生“招得进、留得住、学得好”,也解决了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

截至2017年底,全省已购置学生用床、食堂、饮水、洗浴等生活设施设备25.70万台件套。各地结合实际实施“三房五室”、温暖工程、“128”爱心工程、“368惠生工程”等,进一步改善寄宿制学校住宿、用餐、饮水、洗浴等生活条件。学校宿舍就像孩子们自己的家一样,给他们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全面改薄”工程覆盖到农村学校的方方面面,除了让孩子们住得安心,还要让孩子们吃得放心。

随着学校条件的逐步改善,加之农村“撤点并校”后,在校寄宿用餐的中小学生数量骤增,食品安全成为了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头等大事。

2015年3月1日起,南平市延平区29所寄宿制中小学及寄午膳幼儿园食堂大宗食材正式实行“统一配送、分校烹饪”的管理模式,即实行食药监等部门源头监管,由有资质企业统一配送食材。

补齐短板惠民生 福建教育在行动(一)

南平市延平区实行学校食堂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模式

南平市炉下中学的陈综华校长告诉记者,以前,学校每天要轮派两名教师负责到乡镇集市采买食材,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增加了教师的心理负担——因对采购的食材心中没底,怕出食品安全问题。现在,通过网络系统填写订单、确认采购需求量,第二天早上,企业就会将食材送到学校,学校做好验收即可。“如果企业配送的食材不够优质、新鲜,我们还可以要求企业重新配送,并向教育部门反馈举报。”

南平市延平区实行该配送模式3年来,从源头上降低了学校饮食卫生安全风险,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管理,同时也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对学校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延平区教育局王捷副局长表示,食源可追溯、价格可监管、食谱可定制、风险可防控、廉洁可保障,就餐“安全阀门”拧紧了,学生家长更放心了。

党的十九大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将“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写进报告,作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省坚持补齐短板、兜住底线,各地建立健全政府负责、部门协调、上下联动、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结合实际将“全面改薄”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年度绩效管理,为项目工程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2014年至2017年,全省各级共投入资金80.98亿元,占五年规划总量的88.46%,其中省级及以上专项资金43.08亿元。

“全面改薄”已进入倒计时。根据全国统一部署,今年年底“全面改薄”任务要基本完成。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我省将进一步查缺补漏,尽快补齐短板,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全部达到“20条底线”要求,让八闽大地上的农村学校更加美丽!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