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福建多地相继发现赤潮 厦门疾控专家:最近慎食贝类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06-17
摘要:近日,福建省罗源湾、黄岐半岛、平潭苏澳、湄洲岛、惠安大港湾等部分海域相继发现赤潮。因赤潮导致的贝类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赤潮发生时,沿

福建多地相继发现赤潮

疾控专家:最近慎食贝类

福建多地相继发现赤潮 厦门疾控专家:最近慎食贝类

近期少吃牡蛎等贝类。

海西晨报讯(记者 曾昊然)近日,福建省罗源湾、黄岐半岛、平潭苏澳、湄洲岛、惠安大港湾等部分海域相继发现赤潮。因赤潮导致的贝类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市疾控专家提醒市民,赤潮发生时,沿海水质毒性强,应谨慎食用海鲜,尤其是贝类,以免发生中毒事件。

市疾控专家介绍,赤潮是水中的一些细菌、原生动物和浮游植物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突发性地增殖或高度聚集从而引起水体变色现象,海水犹如赤色,所以取名赤潮。另外,赤潮还分为有毒赤潮和无毒赤潮,有毒赤潮中的赤潮生物能够分泌麻痹性贝毒、下痢性贝毒、神经性贝毒等毒素,人类一旦食用就易引起中毒反应。

据了解,赤潮本身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但是由赤潮引发的贝类中毒是一种毒性较强的有机毒素,人们一旦食用这种贝类就可能出现中毒症状。据了解,这种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我国海洋赤潮毒素中最常见的毒素之一,约占藻毒素引起中毒事件的87%,死亡率达到15%。目前,麻痹性贝类毒素、河豚毒素等,均无特效解毒方法,一旦食用含有麻痹性贝毒的贝类,毒素很快就会在体内释放,引起人体神经肌肉麻痹,轻者出现口唇麻木和刺痛感、四肢肌肉麻痹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市疾控特别提醒,即便毒赤潮已消亡一段时间,受污染的水产品依然会有毒素反应,尤其是对双壳贝类的影响较大。因此,市民最近应尽量少购买贝类食品。即使要买,也应在购买贝类(如牡蛎、青蛤)等水产品时,选择去大型、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若进食贝类海产品后,短时间内出现唇、舌麻痹及肌体无力、头痛和晕眩等症状,请及时前往邻近医疗机构就诊,并主动将饮食史告诉医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