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网讯(通讯员杨滋惠报道)12月14日上午,新疆木垒县为福建援疆干部公寓楼举行交接仪式,全体援疆干部正式入住援疆干部公寓楼。 今年,为了进一步改善福建援疆干部居住生活环境,木垒县动工建设援疆干部公寓楼项目。该项目由对口援助木垒县的福建南平、漳州各援资150万元,地方配套50万元。 今年新一轮援疆工作启动后,漳州、南平市将民生作为援疆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口支援的木垒县300户游牧民定居工程实现100%完工目标;木垒县人民医院综合病房楼(跨年度项目)完成工程量的50%;社区阵地建设项目、照壁山乡“双语”幼儿园、10个行政村卫生室、5个村级基础组织活动场所和援疆干部公寓楼这些民生工程已全面完工,并已投入使用。其中,漳州实施援建项目共4个,援建资金3378万元;南平五个民生项目投入1038万元。 援建项目改善百姓生活 一间间红瓦房,宽敞的大厅整洁明亮,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灶等设施一应俱全。餐桌、柜子上温馨摆放着各类生活用品,房间炕上铺着温暖的毛毯和棉被……走进木垒县大南沟乌兹别克乡,人们顿觉“眼前一亮”,在这里看见更多的是村民开心的笑容。 住房80平方米,暖圈100平方米,屋内按照哈萨克民族习俗,装饰上民族壁画,300户游牧民整体搬迁至大石头、大南沟乌孜别克族乡、西吉尔镇的新建小区,住进了温暖结实的砖房里,改变了祖祖辈辈游牧,夏天住帐篷,冬天挤土石屋的生活。 “以前游牧民很多居住在山上,下雪就没办法出来,生活很不方便。游牧民定居点建好了,游牧民可以集中生活,附近有配套的学校、医院,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漳州挂职到木垒县农业局任副局长的李南锋高兴地说:“在游牧民定居房里听到最多的是牧民们赞叹‘共产党政策真是好’的话语。” 木垒的群众实实在在看到,几乎所有援助项目都是为各族百姓谋幸福。2010年100户牧民定居试点工程已100%入住。据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县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木垒县第一分指挥长李明清介绍,援建的项目中,游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态友好为方向,以民生改善为目标”精心规划,援建木垒游牧民居住房200户,暖圈200座,主体工程建设完成,今年牧民就已经入住。 新建的照壁山乡“双语”幼儿园,建筑面积852.29平方米,可容纳200多名幼儿入园,完成楼内外装修和设备添置后,目前已投入使用,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入学不久的小朋友们正在读儿歌学汉字。园内还配备了多功能教室、洗衣间、儿童食堂等,是木垒县乡镇当中,规模最大、设施最好的幼儿园。 笔者了解到,今年漳州、南平市将援建安居富民工程作为对口援疆民生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援,是自1999年援疆工作开展以来,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 主动融入将爱播撒热土 “主动融入,以情援疆”一直是漳州、南平市援疆队员的信念。援疆队员到位后,克服了气候、时差、饮食、语言、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很快与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把全部的热情和精力倾注在木垒这片热土上。 漳州援疆队员汤堡辉原本定于去年年底结婚,2010年12月4日,他接到了援疆的通知。他和女友两人当即决定先领证后补办婚宴,匆匆领证后小汤便出发去了新疆。新婚小两口一别近一年,今年11月4日,小汤终于和妻子在漳州补办了婚礼。小汤乐呵呵地说:“援疆是件很光荣的事情,能为木垒民众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我觉得工作很有意义,也很感谢家人的支持。” 援疆队员满怀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热爱之情,在各受援单位独立承担工作,今年4月9日,木垒医院接收了4名煤气中毒患者,患者情况危急,在福建援疆医疗队队长黄会华的带领下,平和县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主治医生赖明达与两名队员火速赶往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终于使患者脱离危险。 从“输血”走向“造血”,离不开产业带动。援建队员围绕木垒优势资源和特色农牧业资源,借助农博会、花博会平台,与漳州、南平市企业进行产业对接,促进木垒鹰嘴豆产业、有机牛羊肉产业升级。今年厦博会,援疆干部再次带着木垒当地特产前去参会。 目前,援疆队员已经协助木垒引进北京远大矿业有限公司(木垒金丰源硅业)年产20万吨石英砂、12万吨工业硅项目,协助引进TCL集团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台液晶彩电生产线落户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主动邀请漳州发展总公司、片仔癀药业股份公司、福建龙轴股份公司三大上市公司到木垒考察,探讨建立产业援建平台。 援智为木垒发展积蓄力量 在开展对口援疆的过程中,漳州、南平市在注重项目资金输入的同时,更加重视向木垒县输入先进的发展理念,帮助当地培养技术人才。笔者了解到,今年开展智力援疆,漳州、南平协调24名农业、医疗、教育、公安等方面专业技术人员到木垒开展为期三个月、半年、一年半或三年不等的人才援疆工作,着力帮助挂职单位加强教育、医疗卫生、工程监理等方面人才的培养。 援疆工作得到福建省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省、市两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同志先后有21批95人次完成在木垒县考察指导工作。漳州、南平市与木垒县深入开展两地干部和人才交流对接工作,今年以来,促成木垒县法院、检察院、计生委、卫生局、审计局、药监局、疾控中心等部门人员到漳州市及有关县区考察访问。今年3月,组织选派17名少数民族普通高校毕业生到漳州师范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 针对木垒当地教育资源落后,留不住学生的情况,援疆教师自加压力,注重引进教育新理念。今年5月,木垒一中成立了“福建(漳州)援疆初中班”,许多父母决定让孩子继续留在当地学习。援疆教师、木垒一中副校长林艺光告诉记者:“福建援疆班一方面要挖掘和弘扬木垒一中本身优良的教育传统,另一方面要运用和发展我们福建的一些教育经验,两者相结合,把它办成木垒人民满意的班级。” “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结合,从项目建设、医疗卫生到基础教育,再到人才培养,援疆工作进展顺利,正在为木垒县的发展积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