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仁平)家境贫寒的王某,交通肇事致2人死亡被判三年有期徒刑,30万元赔偿无力履行。被害人家属向福建检察机关申请抗诉,受理此案的泉州市检察院建议法院调解,和法官一起做双方当事人家属工作,促成和解。执行峰回路转,被害人家属转忧为喜。2月4日,福建省检察院四楼报告厅电子屏幕再现了泉州市检察官化解执行难的片断。 参加第十三次福建省检察工作会议的代表,在八分钟的视频短片中看到,创新监督机制演绎着泉州市“民行检察为民开,有理不服请进来”的动人故事。在福建,每一项机制创新,都促进了检察职能的发挥。以泉州为例,五年来,该市检察机关创下民事行政裁判申诉案成案率,抗诉、提请抗诉案件数及采纳率,执行监督办案数,支持起诉和督促起诉办案数五项该省第一的业绩。《关于民事、行政审判与检察监督协作配合的若干规定》被高检院全文转发。而每一项工作机制创新,最终惠及百姓民生和公共利益。2007年至今,泉州市检察机关办理支持起诉、督促起诉和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461件,挽回国家、集体和个人经济损失4500多万元,为农民工讨回工资数百万元。 去年,福建省检察院组织九个专题组深入基层开展为期一个半月的工作调研,分析总结提升近年来行之有效的做法。同时,该省检察院把基层实践的成功经验转化为工作机制,上升到地方法规。“人民法院应当会同人民检察院逐步明确、完善对民事调解和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探索开展公益诉讼、督促起诉、支持起诉等”写入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工作的决定》,为该省各级检察院强化民行检察监督的司法实践探索提供了立法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