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雅歌乐器:一座闽南古城的两岸乐器产业“协奏曲”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21
摘要:车间里木花飞扬。伴随切割机的轰鸣,一把把吉他在工匠手中被打磨成型,不远处忙碌的工人正对设备做最后的调音。位于福建漳州的雅歌乐器,是一家有着27年历史的台

“大陆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

  “大家得知有台湾企业来招工都纷纷报名,二三十人的岗位,报名有四五百人。”1999年进入玉丰乐器当备料工人的胡秀华,是土生土长的漳州人,回忆当年进厂当“厂妹”的日子,她坦言“不亚于一场大考”。

  时值世纪之交,闽台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差距,台资企业成为众人追捧的“金凤凰”。

  玉丰乐器(漳州)有限公司经理杨耿星仍记得早年那批大陆工人给他留下的深刻印象。“大家都很珍惜工作,碰到客人着急要货,二话不说就留下来加班。”他说,这些勤快的本地员工很快成长起来,并在日后逐步走上管理岗位。

  吕孟哲坦言,雅歌乐器原本只将漳州作为半成品生产地,没想到这里的员工踏实好学,工厂慢慢转向成品生产。“这批大陆员工是我们的财富。”他说。

  如今,雅歌乐器工厂面积已从最初30多亩扩展到近130亩,年产值早突破了亿元。

  在吕孟哲看来,公司最宝贵的资产始终是工人。如今企业车间里,不乏工作25年以上的工人,其中有在厂里相识相知的“夫妻档”,有并肩打拼的两代人。“这在台湾几乎不可想象。”吕孟哲说,未来他很乐于将企业交给大陆经理人打理。

  “与大陆共享美好明天”

  夜幕低垂,一道廊桥横跨九龙江,与两侧的“飘带天桥”相映成趣,从空中俯视,一把流光溢彩的“大吉他”跃然眼前——如今在漳州,这道“吉他天桥”已成为人们的“打卡圣地”。

  作为两岸经济融合的产物,乐器产业及文化正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基因。据了解,漳州已有乐器相关企业4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家,已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

  这些企业的创始人大多从玉丰、雅歌两家企业走出。2000年,担任玉丰乐器总务主管的吴顺南选择创业,如今是漳州市乐器商会会长。“两家台企是我们永远的老大哥。”他说,当年台企的现代化管理影响了一批创业老板,曾经的“师徒”如今经常聚在一起分享订单和行业资讯。

  作为“弹响漳州吉他第一曲”的首批台商,吕孟哲直言很荣幸能为大陆乐器产业培育“新星”。今年,漳州市提出打造“乐器文化之城”,吕孟哲期待能和这座城市继续共同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漳台两地吉他企业同频共振、形成互补,进一步‘走出去’是两岸企业的共同愿景。”他说。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