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民生

旗下栏目: 股票 理财 民生 银行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报告全文(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4-24
摘要:基于病毒人传人的传染病规律认识,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国高度重视源头防控,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检尽检、应

基于病毒“人传人”的传染病规律认识,以流行病学调查为核心的排查、检测和监测,对切断病毒传播链条和对患者实施及时救治,是一个关键环节。中国高度重视“源头防控”,实行“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和“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应治尽治”的疫情防治方针,把“早发现、早报告”和“应检尽检、应隔尽隔”作为首要,对降低传染率、病亡率起到重要作用。

1.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

——武汉展开两轮集中拉网式排查,以“不落一户、不漏一人”标准实现“存量清零”。针对疫情80%以上为社区传播的问题,出动8万余名干群,通过入户、电话、网络等手段,对武汉全市400多万户居民,进行“清底大排查”,排查出所有确诊和疑似患者及密切接触者,从而确保没有新的潜在感染源发生。

——普遍实行“群防群控”,在全国范围展开摸排工作。各省区市以社区网格为基础单元,采取上门排查与自查自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地毯式排查。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不能排除感染可能的发热患者和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从重点疫情地区返回人员进行登记汇总,除对患者及时送医救治,对发热人员和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分别安排在定点医院和经征用作为定点隔离点的酒店、旅馆等处隔离,后期对入境人员全部实行集中隔离观察。

2.提高检测水平

——在增强试剂盒供应能力基础上,确保“应检尽检”“即收即检”。检测产品生产企业提高产能,在最短时间内扭转试剂盒供不应求局面。同时扩充检测机构,允许具备“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和能够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反转录-PCR)”条件的三甲医院、疾控中心和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核酸检测,实现疑似病例全面检测。湖北武汉日检测量由最初的300人份提升到2万人份以上,提供7×24小时不间断检测服务。

——缩短检测周期,确保检测质量。针对核酸检测慢导致诊断难、收治难的问题,优化检测流程,下放检测权和确诊权,除聚集性病例外的大部分病例无需再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缩短确诊病例的报告结果时间,检测周期从之前的6天缩短到4至6小时以及后来更短的时间,并日清日结。同时,各地以高标准加快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加强对一线检测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全面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检测精准度和检测报告的有效性。针对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的情况,增加“临床诊断病例”,以使患者及早按确诊病例相关要求接受治疗,进一步提高了救治成功率,降低了病亡率。

3.建立动态管理体系

——分区域施策,增强排查防控针对性。全国推行分区分级精准施策防控策略,以县域为单位,依据人口、发病情况综合研判,划分低、中、高疫情风险等级。低风险区严防输入,适时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区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区内防扩散、外防输出,集中精力抓疫情防控。

——阶段性调整防控重点,及时应对新挑战。随着疫情形势变化,将防控重点调整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实行“第一入境点”机制,组织民航、海关、公安、卫健、外事、边检、机场等部门联勤联动,从源头上切断输入性病例。随着无症状感染者增多,决定对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采取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推出“健康码”模式,确保“绿色出行”。个人通过政府服务网络平台在手机上下载“健康码”,作为出行、复工复产复学、日常生活及出入公共场所的凭证,根据“健康码”绿黄红三种颜色进行管控通行和分类处置,实现疫情管控数据的精准采集和统计分析,根据人员流动,实现分区分级的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和精准防控,让安全风险“透明化”,公众出行更放心。

4.深入进行流调工作

——组建流行病学调查团队,精准追踪和切断病毒传播途径。依托大数据和信息化系统,提高流调精准度和效率,把对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病例发现早、快、全,对无症状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降低感染风险。在疫情高峰期,武汉组建5人一组的1800个流调小组,全面调查确诊和密切接触者轨迹,开展传染源的溯源排查。

——根据不同阶段情况,针对重点人群和区域深入进行流调。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社区、家庭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聚集性疫情,企业复工复产、学校和托幼机构复学复园过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养老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监管场所等发生的异常情况,以及后期入境人员中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有发热症状的人群以及密切接触者,作为流调重点,进行深入摸排。

——因应新需要,不断充实流调内容。加强针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防范疫情反弹。组织在武汉市、湖北省和其他部分省份,开展侧重点不同的无症状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在24小时内完成所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流调,对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进行科学评估,并公开调查结果;后期,启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提高防控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5.甄别四类人员进行分类处理

按照“四集中”原则和“四应四尽”要求,对四类人员进行集中隔离和收治。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报告全文

——确诊患者分级早收治。对于确诊的患者、重症患者送定点医院入院治疗,轻症患者无法全部进入定点医院治疗的,安排到指定区域(包括“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