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军事

旗下栏目: 教育 体育 网络 军事

破解练兵场上的“X因素”(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1
摘要:然而,还没来得及庆功,新的训练盲区随之而来——落点问题突破了,起点又出现了问题。由于该新型无人机对起飞的要求十分严格,试飞时他们有意选择相对平整、坚硬的地面,但投入到演习任务中后,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

然而,还没来得及庆功,新的训练盲区随之而来——落点问题突破了,起点又出现了问题。由于该新型无人机对起飞的要求十分严格,试飞时他们有意选择相对平整、坚硬的地面,但投入到演习任务中后,由于地形地貌的限制,很多官兵都为选择起飞地点而发愁。

针对这一情况,刁宁又带着大家加班加点,将原有的单一起飞方式进行改进,设计出多功能起飞平台器材,解决了这一问题。

训练盲区为啥像“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再一次克服了装备使用的盲区,刁宁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轻松。他认识到:“战争是最大的未知变量。时代永远在发展,新军事浪潮奔涌向前,对实战化训练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标准,出现新的盲区就不难理解了。”

“在通往打赢的道路上,消除训练盲区是一个永恒的课题。”该集团军党委采取突出党委指导、立起奖惩“指挥棒”、强化训练监察等方法,引导官兵认识到:要想在未来战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始终把目光盯住那些我们容易看不见或视而不见的训练盲区上,在持续消除“训练灯下黑”中,补齐“战斗力木桶”上那根最短的“木板”。

思想认识到位,行动自然跟上。很快,该集团军各单位训练场上呈现出新气象——

某旅作训参谋史治,每次参与新装备的试用任务时,即使不是本单位的编制装备,他也会拉着几个连长一同练一练。“艺多不压身,这些新装备虽然没有列装给我们,但谁能保证,未来战场上碰不到呢?”史参谋一语道出了他们主动加练的原因。

前不久,一次实装演练进行到节骨眼时,某旅一台新型火炮智能检测系统突然死机。技术大拿们纷纷上阵,鼓捣半天也没找到问题所在,最终还是专家找准了“症结”:一个关键芯片受潮,导致智能检测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带着消除训练盲区的意识,他们顺藤摸瓜发现,存放该检测系统的库房内温度、湿度与规定要求不符,是导致芯片“罢工”的“罪魁祸首”。

对此,该旅党委一班人态度明确:训练盲区不仅仅出现在练兵场上。近年来,大批新装备陆续列装,它们智能、精巧、造价昂贵、维护保养要求高,但现有库室却简陋狭窄,保养设施不完善,通风条件、湿度、温度等也不符合存储要求,还有一些装备始终在露天环境经受日晒雨淋,严重影响技术战术性能。

为给“宝贝疙瘩们”建一个科学实用的“家”,该旅加大了对现有库房的改建整修力度。他们拿出专项资金改建了一批老旧库房、器材室,使库房到达了防潮、通风、进出顺畅等要求。

“存放有库房、保养有场所、维修有设备……”新装备住进了数字化、现代化的新库房。该旅领导说:“我们这样做,就是从装备精细化存储的源头,消除实战化道路上的盲区问题。”

消除训练盲区,练兵不留死角。采访中,记者欣喜地发现:这样的理念,如今正在这个集团军官兵心中落地生根,不断付诸于行动。我们相信,随着官兵消除训练盲区意识和行动的不断增强,部队实战化训练将越来越深入。


(责编:陈羽、黄子娟)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