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牢记重托担使命,奋楫再创新传奇(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2
摘要:今年5月,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浦东新区工作,并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政府治理、绿色生态4个维度提出,在浦东推进首创性改

  今年5月,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浦东新区工作,并审议通过了《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政府治理、绿色生态4个维度提出,在浦东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

  从乡村到开发区,从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到自由贸易试验区,浦东开发开放的29年来,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上海现代化建设的冷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今天,即将三十而立的浦东站到了新起点上,再出发,依然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

  “何以解忧,惟有改革”,这是曾在上海街头巷尾深入人心的一句流行语。今天,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面对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面对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的种种新问题,改革依然是撬动发展的支点。

  率先开出全国第一张投资管理领域负面清单,率先打造“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今年在全国复制推广的36条创新改革举措中,“上海经验”占到了1/4。

  去年11月,上海在全国率先发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7条意见”,针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实际难题,以改革为企业出实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主政者有过承诺:上海要以更大的胸襟、视野和气魄,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让企业感到公平、公正、可预期、有信心。

  今年以来,上海经济在压力下平稳运行,持续活跃的民营经济发挥重要作用。前三季度,上海全市日均新设企业1429户,同比增长7.4%,民营企业继续成为上海经济新生力量的主力。

  与此同时,作为中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海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已经正式启动。上海已形成20余个改革项目的具体操作方案,涉及国资布局、产业整合、企业分类、整体上市、企业领导人员管理等领域。

  而更多的改革攻坚,瞄准了市场的需求,亦面向世界前沿。

  今年10月,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营商环境报告,以上海和北京作为测评样本的中国营商环境排名大幅上升15位,跃居全球31名。

  一年前,“办理建筑许可”曾是上海营商环境排名落后、改革最困难的“减分项”。一年里,上海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再造,改革内容甚至还超出了世行评分范围,最终推动中国营商环境在该领域第一次得到15分的满分。

  “对标世界顶尖”,是上海做事的方针。这是一种自我加压,也是一种基本身位。作为一个面朝太平洋的窗口,这座城市最重要的气质和优势,是开放。

  面向全球、置身全球、集聚全球、辐射全球,是这座城市一直以来的成功之道。全球化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参照系,亦构筑了上海看待许多问题的一个基本坐标。在当前,这具有格外特别的意义。

  这一年,上海加快探索新的开放规则,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也努力构建着一个又一个功能性的开放平台,包括即将到来的第二届进博会——这一年,全市上下正沿着“越办越好”的目标,进一步落实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并充分发挥进博会带来的溢出效应。

  为了进一步放大溢出带动效应,上海已经制定了七大方面、50条举措。上海正加快建设虹桥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中心等功能性平台,致力于打造联动长三角、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进出口商品集散地;通过落实常年保税展示交易、展品销售税收优惠等措施,进博会将帮助更多优质商品、服务和技术进入中国。

  开放倒逼改革,改革推进开放。当“开放”在全球范围内遭遇不确定和犹疑的时候,上海恰恰要强调对这两个字的坚定信念。它不仅是发展策略,更是一种深层次的品格和特质,甚至是一种必须坚守的价值观。

  瞄准“痛点”

  上海这一年,还开过几场特别的会。

  3月,教育大会。“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悉数出席,这样主题的全市大会,许多年没开过了。

  5月,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仅仅聚焦一个专项议题,用高规格、大规模、“调研+现场会”的组合,也不多见。

  9月,托幼工作现场推进会。依旧保持着5月养老服务工作现场推进会的规模与规格。

  开什么会,怎么开,背后往往有学问。2019年的上海,解决民生关切的问题,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年初的上海两会上,“老、小、旧、远”成了热议的关键词。老,就是养老服务;小,就是幼儿托育;旧,是旧区改造;远,是乡村振兴。合在一起,就是上海全方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发力方向,为上述那些富有深意的会议埋下伏笔。

  最大的动作围绕“旧”展开。在此前多次实地调研旧改的基础上,今年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委书记李强以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为选题,深入外滩街道宝兴里开展调研,形成旧改调研成果。9月重访宝兴里,李强再度强调,要“紧紧扭住制约旧改的瓶颈问题,一个一个抓紧解决”。

  人人皆知“老、小、旧、远”四个问题中,“旧”是老大难。其关乎民生,亦关乎城市空间的再塑与发展动能。从最难处切入,恰恰表明上海的态度:“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

  “市区联手、政企合作、以区为主”的新模式,在旧改常年面临融资难、土地成本收益倒挂的局面下找到突破口。6月,首批新模式下的旧改征收项目之一静安区洪南山宅地块集中签约。12小时内居民签约率突破97%,创造了上海大型旧改地块征收签约新纪录,也证明了这一创新举措的切实有效。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