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聚焦重点 精准发力 增强有效投资后劲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2
摘要:郑红利 有效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动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把包括稳投资在内的六稳工作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1-9月固定资

  有效投资是稳增长、调结构的“发动机”。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中央把包括“稳投资”在内的“六稳”工作作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今年我市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增幅比1-8月提高2.4个百分点,实现了企稳回升,其中“4个10%”结构性指标表现良好,是全省三个全面完成4个指标任务的地市之一。但从投资增速、后劲、质量等方面看,我市投资形势依然严峻,需聚焦重点领域,坚持靶向发力,认真落实好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推动党建治理大花园建设再上新高度、达到新境界。

  一、聚焦战略落地抓投资。大战略孕育大机会。要把准国家重大战略意图和核心关键,紧扣国家新一轮稳投资等“六稳”方面的新政,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机遇,强化与国家逆周期调节政策有效衔接,争取更多中央预算内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等投资。围绕全省“四大”建设,瞄准省产业政策和资金投向,按照“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要求,做好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转化文章,推动投资结构提质、重大项目提速、谋划储备提升,让战略转变为有效投资。

  二、聚焦补齐短板抓投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增长点就在我们身边,蕴含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当中。短板就是潜力,就是工作的着力点。要按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从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出发,找准投资领域,优化投资结构。要根据发展规划确定基建投资重大项目,加快补齐机场、铁路、公路、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短板;根据消费升级方向,加快补齐城乡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根据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加快补齐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老旧小区居住品质提升等短板。

  三、聚焦产业创新抓投资。产业项目投资是推进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在稳投资中具有“一子落全盘活”的作用。抓有效投资关键要抓产业创新。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投资同比微弱增长,主要是受以传统重化工为主的工业投资乏力、以房地产为主的服务业投资波动、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大项目开工延迟等影响。因此,要抓好“5459”大产业创新体系的落细落小、落地落实,重点围绕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开展延链、补链、扩链、强链招商,推动重点产业集群化发展;要聚焦科技创新抓招商,着力引进一批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综合平台等科技创新主体。

  四、聚焦项目提速抓投资。项目是投资的载体。按照“全年投资增幅与GDP增速同步”的要求,做好项目建设的大提速、投资总量的大提升。要围绕前期抓深化,对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和储备项目,突出可操作性,强化项目入库前期指导,全力破解土地、融资、环保、能耗等制约。要围绕推进抓责任,倒排计划、挂图作战、到点到人,确保省市县长项目、省市重点项目、“双招双引”重大项目等有力推进。要围绕后劲抓储备,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研究,围绕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四大高端主体等,谋划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列入国家和省级项目库。

  五、聚焦乡村振兴抓投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涵盖生产、生活、生态等众多领域,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板块。抓“党建治理大花园”就是抓有效投资。要按照“3752”的工作要求,围绕农房整治风貌提升、“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和乡村未来社区等,以推进农业农村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抓好农村交通、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乡村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采集侠

最火资讯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