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试的成功,提高了生产力,实现了各方多赢,建立起了一个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较好的示范模式;还确定了多式联运各个环节的作业程序和业务手续;改变了集装箱运输沿用传统件杂货运输单证的做法,推行了集装箱运输单证;整顿了乱收费行为。 原交通部水运司司长胡汉湘 1978年,我国万吨级泊位数量仅有133个,而到了2017年年末,全国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增至2366个,位居世界第一。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由1979年的3.29万标箱飙升至2017年的2.38亿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及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全球十大集装箱港口我国占据七席,排名世界第一的除了庞大的干散货、油轮船队,还有首屈一指的中国制造品牌——上海振华港机,他们制造的集装箱桥吊占据全球80%的市场份额。 经过砥砺奋进和开拓创新,我国水运事业旧貌焕新颜,供给不足、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历史早已一去不复返,目前正昂首阔步迈上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转变的新的伟大征程。 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蒋千 水运建设发展一直都呼应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需要,紧紧跟随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趋势,在整个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布局,科技创新、政策保障,才有了今天的成绩。 上世纪90年代,为发展集装箱运输,我们跑了珠三角所有地方,对珠三角外向型经济生成的集装箱量和国际市场的需求、集装箱运输路径、港口优势等作了全面研究。运用网络规划的思路,明确了珠三角集装箱码头布局,即以香港国际航运中心为核心,积极发展深圳集装箱干线港。区域港口布局规划细化了我国沿海港口规划布局,并且针对广东的问题,解决了当时能源运输和集装箱运输的主要矛盾,开了区域港口布局规划的先河。 责任编辑:王晓鹤
上一篇: 特稿:为互利合作注入新动力 为互联互通开辟新空间--写在习近平主席赴印度出席中印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晤并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