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白涛 通讯员丁青云 一幢幢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一幅幅智能化生产画面振奋人心。 走进咸丰县工业园区,让人感受到的是一座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突围与崛起,领略到的是全县上下“比招商、抓项目、强产业、争政策、促进位”的速度与激情。 “十三五”以来,咸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之路,聚焦生态文化旅游、硒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四大产业集群”和绿色建材产业,落实“招商引资扩增量、技改扩规提质量、联合重组活存量、企业上市增变量”理念,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成长性好、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骨干工业企业,打造百亿高新技术产业园和百亿工业产业集群,“工业强县”格局初显。 筑巢引凤 使命在肩 位于城郊的白水坝工业园,13年前还是一片荒山荒坡。2005年8月,咸丰县政府批准实施建设咸丰县城东工业园区。2006年,在白水坝启动工业园建设。2007年7月,园区管委会与咸丰县道地药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入园协议,新建年产3000吨白术加工项目,成为园区首家入园企业。 咸丰工业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发展,按照“一区多园”发展模式,以县城工业园为中心,加快发展忠堡工业园、清坪工业园、朝阳工业园、杨洞工业园、曲江工业园。立足咸丰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水资源,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力打造武陵山区一流生态特色工业园。 白水坝工业园按“一园三区”布局,形成了以石材建材、硒食品加工、其他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形态。成立于2006年的咸丰明龙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矿山开采、板材加工、大理石粉加工、国内销售及外贸于一体的资源全循环综合利用大型民营企业。该公司的“安琪米黄”“希腊云灰”“安格拉木纹”“英格拉灰”等系列石材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迪拜、卡塔尔、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深受广大客商好评。 9月5日,忠堡工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工地塔吊林立,工程车穿梭,施工队伍干劲十足。 “一区多园”的忠堡工业园于2013年4月筹建,用地面积208亩,目前已入驻企业17家。2018年1月启动拓园,拓园占地1500亩,分总部经济产业区、硒食品精深加工和生物医药产业区、清洁能源产业区、新型建材产业区和综合配套服务区五个功能区建设。现已完成一期5.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引进2家企业正式入驻。二期11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正加紧建设,正在进行6、7号厂房主体钢构安装,1、2、3号厂房已完成基础浇筑,预计2020年底正式完工,将为全县工业发展增加不竭动力。 咸丰县工业园距离黔张常铁路咸丰火车站仅10多公里,距黔江舟白机场不到50公里,良好的区位优势,扛起工业振兴使命。园区内,鑫磊矿业成为中国产销量最大的大理石一体化企业;红祥科技、新农佳科技公司先后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绿色建材产业联盟”,是湖北省绿色建材协会唯一推荐的绿色建材省级工业园区;湖北磊源石业人造砂岩技术获2018年发明专利授权;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打造的“富硒”土豆、马铃薯等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优化环境 敲门招商 日昌升集团有限公司是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一家绿色建筑新材料龙头企业。今年3月,公司到恩施考察项目,咸丰县工商联积极对接,将公司负责人带到咸丰,进行实地考察。 “走出去”考察招商,“请进来”共赢发展。4月18日,咸丰县委书记郑东来带队赴浙江日昌升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精准敲门招商。4月25日,双方签订协议,公司拟投资11亿元,在忠堡工业园建设年产500万吨新型绿色建筑材料生产基地。 一个总投资11亿元的项目,从对接洽谈到项目签约只用了仅仅一个月时间,书写了咸丰招商史上的传奇。 从主要负责人亲自上阵招商的“以上率下”,到多部门协调联动配合的“全员集结”。咸丰把招商引资列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实行“一个招商项目、一名县领导牵头、一个专班服务、一个方案实施”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按月调度,按月公示,以绿牌激励,红牌鞭策,确保项目成功落地、顺利实施。 今年上半年,全县依托商会举办招商推介会4次,通过商会牵线引进了杭州日昌升集团500万吨新型环保材料加工项目等亿元重点投资项目。建成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出台《标准化厂房租金奖励办法》,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拎包入住条件和租金奖励。 同时,该县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借助杭州科技、人才、产业等方面的优势,探索以发展总部经济的模式带动本地区新兴产业发展。按照“总部经济基地+生产基地+异地产业园”发展模式,投资180余万元在杭州建成建筑面积达1850平方米的咸丰·杭州产业园,作为总部经济企业的研发基地;投资90万元在咸丰建成建筑面积1596平方米的总部经济基地,作为引进的总部经济企业日常办公场所,引进新兴产业企业3家。 为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咸丰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十条意见》《关于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十条措施》等文件,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纪检、政法部门分别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十条意见”,为民营经济保驾护航;国土、金融等要素部门纷纷出台措施加强民营经济发展要素保障。同时,该县推进“放管服”改革,成立“市民之家”,为企业发展营造暖环境。 数据显示,2018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0家,实现工业总产值34.2亿元,是1978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342倍。 创新驱动 加快发展 9月6日,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内,几十台“小机器人”驮着一个个5公斤以下的小件包裹,经过扫码、称重、分拣,准确无误地把包裹输送到相应的分拣筐中。 这些“小机器人”,其实就是火遍全国的网红“小黄人”,也就是智能物流分拣机器人。 位于深山之中的咸丰县工业园,何以能引进如此智能化的现代高科技物流工具? 这绝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的花架子。咸丰工业园的发展,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浙江杭州余杭区支持咸丰在工业园区成立“咸丰余杭电商产业园”,该产业园占地20亩,建筑总面积约3500平方米,可服务全县特色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