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一场聚焦“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的论坛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 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主持,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蚂蚁金服集团总裁、网商银行董事长胡晓明,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等在论坛上做主旨发言。苏宁银行董事长黄金老、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理事会联席主席兼院长贝多广等参与圆桌讨论。 会议期间,世界经济论坛(WEF)金融和货币体系未来部门负责人、执行委员会成员Matthew Blake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他向记者阐述了如何用金融科技的手段来助力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他认为银行与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能让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他也强调金融机构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服务必须是有利可图的。 金融科技能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信用评分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在今年9月16日,央行决定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央行还决定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伴随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的逐步推进,从长远来看,央行有意通过LPR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讲,其客户会变得更加健康,长期的信用风险也会降低,客户长期需求也会得到更好的保障。 Matthew Blake对记者表示,通常一个国家的央行会采取一些传统的措施,比如借贷利率机制等来为市场注入流动性,从而刺激和稳定经济发展,他认为目前中国央行利用不同的工具去刺激经济是非常好的举措。 实际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小微企业贷款面临着高风险、低收益等问题,这也让许多金融机构望而却步。那么在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金融科技是否能在为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发挥作用,助金融机构一臂之力? Metthew Blake表示,目前大的金融机构通过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来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而通常这些贷款都能有很好的风险控制,所以不良贷款率以及坏账率也在降低。 具体而言,金融科技公司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或者是银行的小微贷款大数据对信贷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小微企业进行有效的信用评分。他认为正是通过这些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服务到那些从前没有接受较好金融服务覆盖的市场主体。
1/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