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针对高高原环境特殊性,重点研发高高原民航应急救援和航空救援关键技术及装备。 4.民航应急演练、应急调查与评估 民航应急演练、应急调查与评估是主动保障型应急科学技术体系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从发展趋势上看,民航应急演练、应急调查与评估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基于虚实结合、多源信息融合、眼动跟踪、人机交互仿真等新一代虚拟现实仿真技术,构建民航应急救援仿真演练系统,突破民航应急事件情景(高高原机场、航空器火灾、紧急迫降等)的三维动态场景(视景、气压、温湿度、体感等)高仿真重构技术,着重研究应急演练人员决策意图识别、群体行为仿真技术、情景推演和救援效果仿真交互技术,提升民航应急决策与实操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2)开展民航应急事件调查技术研究和装备研发,建立具备大数据分析和事故反演能力的民航应急事件信息数据库,构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民航应急事件调查与评估技术体系和核心设备体系,提升我国民航应急调查与评估能力。 5.民航综合应急保障技术 民航应急保障体系为确保民航应急感知、预警、救援处置等核心业务高效实施的一系列人员、装备和技术,包括救援队伍、应急资源、应急调度、标准规范、应急通信保障、应急平台体系等。从发展趋势上看,民航综合应急保障技术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民航专业人员应急能力技术研究,构建专业人员和救援队伍培训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2)研究民航应急资源配置和调度优化技术,开展民航应急资源系统运行保障仿真、评估和优化; 3)完成民航应急管理相关标准制修订,全面开展标准符合性检测工作; 4)运用5G、卫星通信、地空通信、数字集群、光纤网络、低功耗广域网等技术,实现系统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发展,建设“天空地一体、全域覆盖、全面融合、全程贯通”的民航应急通信网络,研究“全域覆盖、业务持续、区域增强、随遇接入、按需服务”的民航通信保障技术,为应急业务提供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低延时的信息支援; 5)研究建立基于零信任安全架构的安全可靠、智能可控的运行保障体系,既能为应急管理网络、设备、数据、应用提供全方位安全防护,也能为各类应急管理资源的治理、调度、配置和运行提供立体化、智能化保障; 6)研究立体化多元信息可视化展示和标会技术。 按照民航局党组关于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专项任务的“坚持源头管理、重点突出、科技引领”的基本原则,以构建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航应急管理体系为目标,以风险感知,应急预防、预测预警,应急救援处置,应急调查与善后处理全流程中“人、机、环、管”的耦合作用为关键研究问题,利用理论分析建模、数值模拟计算、虚拟现实、混合现实、大数据挖掘、云计算、人工智能、天空地一体化通信技术、物联网、语音智能识别转写等技术,开展民航应急理论创新、系统仿真、管理体系和综合保障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全面构建适应我国民航行业特点的民航应急科技体系,提升我国民航应急综合保障能力,揭示民航应急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完善的民航应急学科体系和高素质应急专业人才培育基地,推动我国民航应急科技从被动应对型向主动保障型发展,全面提高民航应对各类突发事件能力,对于保障我国民航行业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将为实现民航强国战略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本文刊登于《中国民用航空》杂志2019年第九期) 荐闻榜 (微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