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到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有“两个层面”、“两种路径”的考量。一是产业层面,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向江西集聚。前期我们把江西的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个重点,6月在深圳召开了江西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跟广东家电商会签订了全面合作战略伙伴关系,推动广东的电子产业按照产业集群模式向江西转移。目前已取得初步效果。还有VR产业的对接上,我们与广东的博士集团积极合作, 借助广东VR产业协会推动VR产业向江西聚集。二是创新层面。粤港澳大湾创新资源非常丰厚,希望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溢出效应拉动江西创新发展。比如中医药产业上,我们加快与澳门科技大学的对接合作,他们建有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中医药质量监测系统,希望借助他们的创新力量来推动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三是从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方式来看,我们同时注重政府与民间两个层面。政府层面,与深圳市工信局加强合作,推动华为、中兴等深圳龙头企业与江西配套供应链企业进一步密切合作。民间层面,我们更加重视与大湾区产业协会、产业联盟、企业协会的合作交流,利用他们的优势,推动当地产业在产业链上下游上向江西汇集。从这“两个层面”、“两种路径”上,积极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合作,搭上这趟快车,借船过海,借力推动江西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陈惠龙: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谢谢参加发布会的各位领导,谢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工业经济发展的后续进展情况。省工信厅印发了新闻素材,欢迎记者朋友们下载查看。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专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