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发展,企业使用机器人的成本日益降低,到今年,机器人成本已经低于人工成本,比如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协作机器人,均价每台8万元,寿命4~5年,可24小时不间断作业,加上商业模式的创新,如租赁、免维护,将加速企业“机器换人”步伐,机器人产业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尤其是人机协作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在安全、操作、投资回报、适用性等方面凸显出更多优势,目前成长迅速。倪光南预计到2022年,全国传统制造业自动化升级改造对协作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100万台。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有机器人企业300多家,其中工业机器人企业突破120家。在机器人制造领域,重庆已初步形成集研发、整机制造、系统集成、机器人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倪光南十分看好重庆。他认为,重庆是传统制造业聚集之地,产业基础雄厚,工程人才多,政府重视和扶持力度大。“智能制造未来将发展到什么地步,谁也不知道,全世界都没有模板,但重庆传统制造业多,转型升级的需求就大,机器人产业的前景就备受期待。重庆将成为实现传统制造与机器人产业完美结合的典型城市,大有可为。” 倪光南还建议,应密切关注机器人产业生态建设。“一是人才培养,包括培育大量软件工程师等;二是商业模式探索与创新;三是上下游产业链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