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春成 通讯员 张杰)6月19日,由市人才办、市科技局、市发改委主办的泰州“新时代科技新长征”活动走进上海,泰兴相关园区以及骨干企业负责人来到上海大学、同济大学等,与院校专家面对面技术交流。当天,7个科技合作项目正式签约,1个中心授牌,共洽谈意向项目20多个。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曹卫东参加活动。 泰兴高新区与上海大学签约,将共同建设和运营“长三角先进电池创新中心”和锂电池工程检测中心,打造国家级专业技术平台;以“离岸孵化基地+专业运营公司+双创资金+N个孵化和产业化项目”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在科研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成果孵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早在2015年8月,上海大学就与泰兴高新区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双方共建上海大学泰兴技术转移中心、高新区上海(宝山)育成中心。”上海大学创新管理部副部长、科技合作处处长李文荣表示,今后上海大学将通过更多有效形式积极向泰兴高新区推介符合产业方向的人才科技项目,实现校地校企等多方共赢。 在同济大学活动中,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创新中心泰兴分中心授牌成立。泰兴高新区将与上海杨浦区政府、泰兴市政府、同济大学、上海伊尔庚环境公司共同推动“2+2+1+N”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斌介绍,“2”分别代表杨浦区政府和泰兴市政府两地政府联动,同济大学和泰兴高新区携手合作,“1”代表以伊尔庚环境公司为主导的生态创新平台,“N”代表高新技术孵化项目,形成“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的合作新模式,共建国家级同济大学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创新中心和泰兴分中心。 泰兴高新区还与上海同济金浦投资基金合作,对与杨浦区政府、同济大学、上海伊尔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的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创新中心环保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在上海设立孵化基金,用于支持孵化类项目;在泰兴设立产业基金,用于支持孵化成功项目在泰兴的落地产业化。 “医药、高端装备是泰州的优势产业,同济大学在对应领域有着很好的研发基础。”同济大学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唐剑晖表示,除了科研合作,双方在长江大保护、河岸景观建设规划等方面合作空间广阔。此外,也十分愿意利用学校多元的国际化对外合作平台,帮助更多泰州企业走出去。 泰兴虹桥工业园区与上海海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科技服务平台,推动上海市高校院所技术、项目、人才与园区产业、企业有效对接;合作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人才交流活动,在人才引培、技术攻关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围绕园区产业发展需求,合作举办专场活动,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和重大产业项目在园区落地转化。 活动中,泰兴市沃特尔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也与上海相关高校专家教授进行“点对点”的签约。 泰兴市华诚机电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施光林就“全地形智能小车研发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双方将积极开展人才引培合作,实行资源共享。 就“表面活性剂研发项目”,泰兴市沃特尔化工有限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王杰签约,合作内容包括:建立表面活性剂样品的分析测试方法;对表面活性剂生产过程的工艺研究与优化;针对现有间歇冰片酯化工艺,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或优化方案;表面活性剂过程连续化工艺开发。 江苏金泰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光机所教授魏朝阳签约,将合作开展智能磁流变减震系统及其总成的研发,实现样机生产和优化,为本项目产品的进一步改进提供技术支持。 就“新品种灰树花工厂化种植技术开发项目”,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农科院副研究员李正鹏签署合作协议,将优化灰树花液体菌种配方,对灰树花污染的机理和途径进行研究,在新建工厂中进行批量性实验生产等。 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泰兴高新区上海离岸孵化基地、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