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个叫约翰·拉塞特(John Lasseter)的年轻人看着桌上的电脑和台灯发呆。眼下,他必须用这台慢吞吞的电脑做一个3D动画短片出来。做什么好呢?约翰同学苦思冥想,最后一拍脑袋,干脆就做桌子上的这款台灯好了。为了赶工期,年轻的约翰·拉塞特住在工作室,通宵达旦日复一日。这个时候的约翰一定不会想到,此时此刻,他正在开启皮克斯(PIXAR)动画这出大戏的幕布。在今后的几十年里,皮克斯这家公司制作的每一部3D动画电影都将红遍全世界。而这部叫做《顽皮跳跳灯》(Luxo Jr.)的短片将衍生出一个皮克斯公司的片头动画,成为动画电影在全世界最引人注目的标志。 上篇:约翰爱德乔布斯,三人共创皮克斯 皮克斯的创立,离不开这三位同学,他们分别是热爱科学的艺术生约翰·拉塞特,热爱艺术的理工男爱德·卡特穆尔(Ed Catmull),以及他们的伯乐、大名鼎鼎的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 1、迪士尼不懂约翰 上面这张照片上的两个人,右边的这位是“火箭之父”冯·布劳恩,此人经历传奇,既制造过德国纳粹的V2火箭,又设计过美国政府的登月火箭;而左边的这位,正是迪士尼公司的创立者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本尊,正是他,让“迪士尼”变成了很可能是全球最知名的一个姓氏。 1966年,华特·迪士尼与世长辞,这一年约翰·拉塞特刚刚九岁。这位约翰自幼喜爱动画,高中时候无意看到一本叫《动画艺术》的书,书中介绍了迪士尼工作室和他们制作动画的方法。少年约翰第一次知道,这个世界上居然有人可以靠做动画赚钱!于是在这一刻,约翰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1975年,约翰考入加州艺术大学,毕业后入职迪士尼公司,第一份工作便是参与动画片《狐狸与猎犬》(1981)的创作。 1982年,迪士尼推出的《电子世界争霸战》(TRON)让很多动画师目瞪口呆。很多用手画了一辈子动画的大师,第一次见到了电脑动画的神奇魅力。面对电脑动画这一新生事物,迪士尼的许多动画师都心生恐惧感,觉得这东西将来会抢了自己的饭碗。年轻的约翰·拉塞特却无比兴奋,在这个时候他便已经看到了电脑动画的未来潜力。 敢于尝试新生事物,这是约翰·拉塞特在迪士尼公司迈出的超前一步。经公司批准,约翰第一次当导演,做一个叫《勇敢的面包机》的动画片,尝试把电脑动画和传统动画结合。 八个月后,约翰·拉塞特向迪士尼的某位高管汇报《勇敢的面包机》的制作进度,结果不光是碰一鼻子灰,而且被迪士尼公司扫地出门——关于这件事,在《皮克斯的故事》(2007)这部纪录片里面既没有提这位高管名字,也没有详述具体过程。也许正是由于这位迪士尼高管的愚蠢自大,才有了日后皮克斯的传奇。 2、卢卡斯错失爱德 可以让迪士尼公司略感欣慰的一件事是,当初对电脑动画看走眼的不光有迪士尼公司,还有大名鼎鼎的乔治·卢卡斯。故事得先从皮克斯的另一位创立者爱德·卡特穆尔说起。 在约翰·拉塞特正式开始学习动画之前,爱德·卡拉穆尔便已经开始研究计算机图形学。1973年,爱德做了一只手的3D动画,这一超前的新生事物,在几年之后出现在了科幻片《未来世界》(1976)里面。这部电影也由此成为史上第一部出现三维CG动画的影片。另外一提,这部《未来世界》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科幻电影,直接启蒙了当年的国产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1980)。 1979年,乔治·卢卡斯聘请爱德·卡拉穆尔入职卢卡斯电影公司(Lucas film)的电脑部门。爱德带领的电脑团队软件硬件一齐上,既开发出新的电脑动画软件,又捣鼓出专门可以用来做动画的高端电脑,把电脑动画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当属《星际迷航2:可汗之怒》(Star Trek II: The Wrath of Khan ,1982)里的一段一分钟左右的CG动画。这段完全用电脑制作出来的CG影像在当时震惊了许多业内人士,它直接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