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萧山科技城也开启了对标学习之旅,从钱塘新区的杭州医药港小镇,到上海张江高科(600895)技园,科技城的每个脚步之下都印刻着“创强”的决心和信心。正如萧山科技城管理局局长张文波所说:“对标一流,我们重点要学的,是如何打造创新创业十联动生态系统,如何加快孵化科技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上实现重大突破。” 而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最直接的表象,就是“环境立城”。对萧山科技城来说,交通是它最大的短板。曾经见证了区域发展奇迹的沪杭甬高速杭州市区段,反而成了区域连片发展的障碍。不过五月的最后一天,科技城等来了最大的“环境利好”。谋划多时的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的关键性控制工程——钱塘江新建大桥正式开工。它的开建也意味着沪杭甬高速科技城段的抬升改造也有了时间表。据了解,抬升后的沪杭甬高速,上层是城市快速路、下层是机场城市轨道快线。这条集高架快速路、轨道快线、地面城市道路为一体的综合交通走廊,将实现杭州主、副城多板块的互联互通、共同发展。而科技城也将打开高速公路的“封锁”,真正意义上实现与钱江世纪城的区域连片、一体化发展。 当然,曾经的“障碍”即将被解开之时,更多的梦想也将扑面而来。这里有太多的创业创新梦想,有全球青年领袖杨璐菡的“猛犸象之梦”、万向的“汽车之梦”、浙大的“世界一流大学之梦”,更有省市区三级的“湾区梦想”,它们都将在科技城这片创新热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一项数据显示,科技城已有注册企业1220家,汇集高端双创人才超过600名,包括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英国皇家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其中,去年萧山引进的5个创客天下项目,有4个落户在科技城,足见科技城的吸引力。 当更多人叩开萧山科技城的“梦想之门”时,它也正同步构建一个关乎未来、面向国际的创业创新生态社区。当前,萧山科技城正紧扣创新和国际化两条主线,聚焦生命科学、数字经济和科技服务三大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产业平台”排头兵,进一步探索产城人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实施“聚焦高端人才、突出产业引才、借力以才引才、鼓励市场化引才、做优服务引才、坚持以情引才、探索柔性引才、搭建平台引才”等八大引才举措,加快构筑未来产业形态。 张文波说:“只要有利于产业集聚的项目,我们都倾力引入;只要有利于人才集聚的服务,我们都倾力完善。”而倾力的背后,更是一座领航创新的国际城。在萧山科技城3.78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内,国际学校、国际社区、国际医院、国际商贸综合体、国际建筑相继投入使用、开建,已成为萧山乃至杭州国际化元素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当更多的双创青年带着“畅想未来无限可能”的梦想来到萧山科技城时,也正好呼应了市委常委、萧山区委书记佟桂莉关于萧山的一句话——“萧山最大的优势,就是萧山的未来。”作为未来杭州发展的核心圈层,萧山科技城显然已经叩开了“未来之门”,更找到了未来,一个国际化的双创生态社区正在钱江南岸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