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化为创新生产要素供给方式提供了新的可能。疫情“大考”之下,一些工厂正不断将产能设备共享,推动了共享制造的发展;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使用权共享为特征的生产资料共享在加快发展;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也对数据要素共享流动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阿里巴巴内贸批发平台1688上,每天有超过200万家企业寻找供应链服务。今年2月至3月,平台上的供应链工厂“共享”了超过1000万个产能订单,每天平均上万家工厂在线分享产能。 推动共享生产、共享生产资料、共享数据要素,健全完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生产资料管理新制度…… “围绕创造生产要素供给新方式,文件中作出的这一系列安排,对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重大。”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姜奇平说。 新天地:为梦想插上翅膀
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王杰在直播中介绍夏季中药茶饮知识(5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新个体经济,意见中这一关键词引发关注。 数字化大潮中,就业模式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向“平台+个人”转变,为劳动者提供了低门槛、多元化创富机会,一批有创意、有能力的“新个体工商户”快速成长,为梦想插上翅膀。
这是6月1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铜官创新创客中心举行的“直播带货挑战赛”现场。新华社发(陈思汗 摄) 知乎用户“蓝大仙人”,一直在知乎分享智能电视测评、选购知识,通过回答问题、撰写文章、接受咨询,获得可观收益,单篇带货销量超过2200万元。 “智能化平台+新个体经济,为个人发展带来无限可能。”知乎合伙人、首席技术官李大海说,知乎计划提供更多补贴、更好用的内容生产工具和内容变现指导服务,让创作者既获得可观收入,又赢得声誉和尊重。
浙江省杭州市的5G农贸市场——骆家庄农贸市场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交易、客流等相关情况(5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意见提出,鼓励发展新个体经济,积极培育新个体,支持自主就业;大力发展微经济,鼓励“副业创新”;强化灵活就业劳动权益保障,探索多点执业……为互联网时代的个人职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数字经济大潮下,社会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催生新业态,一批新职业应运而生。
在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科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内,被称为“人工智能训练师”的员工戴着口罩和耳机作业(3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做过服务员、洗车工……来自贵州遵义的王林没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人工智能训练师”。 去年,王林应聘进入一家天猫旗舰店做客服。通过在线学习,王林成功通过认证考试,初步涉及店铺的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等作业。 “目前我所在的店铺智能服务能力进入天猫母婴行业前十,我的工资涨到每月5500元,对这份职业,我充满信心。”王林说。
6月6日,广州启动“首届直播节”活动,这是主播在广州市白云区台商分会场直播带货。新华社记者 卢烨 摄 疫情期间,一些行业受影响严重,新就业形态显现强大就业吸纳能力。重庆一家名为“猪八戒网”的人才共享平台上,灵活用工人数增长200%至300%。今年上半年,在美团平台新注册且有收入的新增骑手达138.6万人。 鼓励商业银行降低个体工商户融资成本;探索适应跨平台、多雇主间灵活就业的权益保障、社会保障等政策;引导降低个体经营者使用互联网平台交易涉及的服务费……意见围绕新型就业领域的痛点、难点精准发力。 “鼓励新个体经济等就业新模式,既是保就业之举,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关键选择。”“猪八戒网”创始人朱明跃说。
7月9日在上海世博中心拍摄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云端峰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发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平台、新模式正在打破传统业态边界,激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潜力。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雨萧、张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