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情系桑榆 奋进在新时代的银发风景线(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7-16
摘要: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老干部以先进模范领讲、重要理论精讲、快板说唱促讲、现场互动宣讲等方式,开展宣讲500余场,受众人数达6万人次。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草原学习轻骑兵”先进集体。 九原区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老干部以先进模范领讲、重要理论精讲、快板说唱促讲、现场互动宣讲等方式,开展宣讲500余场,受众人数达6万人次。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草原学习轻骑兵”先进集体。

  九原区花园社区80岁老党员马希泉,退休20多年,带领社区老同志组建“马老时事报告团”,进机关、社区、中小学校,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社区居民宣讲党在不同时期的时政信息、理论政策,宣讲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革命传统,受众累计达3万多人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市老干部、老党员共捐款92万元,其中青山区离休干部崔云和爱人捐款7万元,体现出在危难关头爱党、护党、兴党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

  老干部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宣传党的理论、弘扬正能量、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为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

  6月2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张院忠在与离退休老干部座谈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做好老干部、老党员工作,积极为老同志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真正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同志、组织上关心老同志、生活上照顾老同志,让大家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安享晚年。要大力宣传老同志发挥余热的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老同志、爱护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的浓厚氛围。

  我市积极发挥离退休干部党员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用联建、合建的方式,把500多个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纳入城市社区,成立志愿服务和传统教育特色品牌工作室,发挥着“关键少数”的作用。

  全国道德模范朱清章等10名模范人物所建立起的志愿服务和传统教育特色品牌工作室,在基层产生了良好的政治影响和社会效益。

  原市水务局局长邬力群,2001年退休后,毅然选择走进大山,绿化荒山2200多亩,推山填谷造出水平梯田180余亩,在昆河周围建造了一道绿色生态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

  “环保卫士”丁耀先,自掏腰包100多万元,投身民间环保事业,带领群众植树,捡白色垃圾,回收废旧电池,自制并免费发放环保布袋、手绢和宣传资料;在全市推动成立分会128个、会员单位68个、会员人数发展到126万人;荣获第八届中华慈善奖、改革开放40年内蒙古最美志愿者环保先锋奖等荣誉。

  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义务当好包头绿色发展的监督员和践行者。

  达茂旗老科协组织13名老科技工作者,推动马铃薯产业发展,引进新品种50多个,推广微型薯种植面积7万余亩,受益农牧民3万多人,人均年增收2000元,为我市精准扶贫保驾护航。

  市关工委积极组织老干部同青少年结对子、传帮带,发挥言传身教、价值引领、以德化人的作用,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动形成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组织开展“精准帮扶助学”和“897助学”工程,累计募集捐款206万元,帮助近900名贫困学生完成了学业。

  市道德模范李西芬组织成立了100多人的老年义务巡逻队,被群众誉为“社区里的安全卫士”。成立了居民调解工作室,积极化解婚姻矛盾,解决家庭邻里纠纷,维护社区稳定和谐,每年受众人数

  3000余人,成为稀土高新区社区治理中的“明星老人”。

  “全国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徐志明,组建义务护校队。九年来,矢志不渝守护学生安全,维护地区平安,被誉为学生的“守护神”。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讲好包头故事,传播包头好声音。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滚滚黄河水,浓浓“夕阳情”。作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包头不会忘却老干部老党员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劳。

  “姜老,祝您日月同辉,松鹤长春,后福无疆,富贵安康。”7月5日,是老党员姜遇文的91岁高寿,市干休所工作人员早早取上鲜花和蛋糕来到老人家里,为老人以及亲属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为了记住老党员、老干部的生日,市干休所工作人员把每个老同志的生日都标记在相应的日期上,以便给老同志送上祝福。这是我市将离退休干部精准服务纳入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健全和完善离休干部“三个机制”是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市委、市政府时刻关心、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落实好离休干部生活待遇的重要方面。市委老干部局牢固树立精准理念,主动回应老同志的合理诉求和关切,认真解决好老同志的“头等大事”和身边的“关键小事”。

  我市对重病、高龄、失能、空巢等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及遗属做到了节日有人问、住院有人访、困难有人帮、心结有人解、丧事有人办。市财政每年预算30万元专项资金,帮助有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及无工作遗属。

  同时,为离休干部住院开辟“绿色通道”,制定出台离休干部住院费用即时结算制度;为独居的离休干部家中免费安装带有求救系统的无障碍智能门铃;整合社会资源,组建志愿者队伍,为特殊困难的离休干部、遗属实施精准服务。

  今年,我市还制定了政府公共服务、市场购买服务、社会志愿服务、线上平台服务、医疗保障服务、一人一策服务、法律援助服务、家政签约服务八项措施,为离休干部提供个性化、亲情化、信息化、多样化的精准服务。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近年来,随着退休老干部越来越多,为了满足他们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乐的新需求,2016年底,包头市投资3.6亿元改扩建市老年大学,建成后,开设53个专业、341个教学班,同时在市五区增设分校,由原来只能容纳3000名学员,到如今可以容纳15000名学员,办学规模进入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荣获“全国老年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极大地提升了老干部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如今,一幅“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和谐画卷已经展开。画面上,晚霞辉映夕阳,绚丽而夺目……(文/记者梁晶晶 图/记者宫伟恩吴杰梁晶晶)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