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AI不孤读-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将于今年在全国1000所村小实行,课程有机融合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等具体学科知识。每一主题的课程设计均面向真实生活的现实情境、立足学科融合的知识逻辑,并遵循学习进阶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工程科技兴趣,提升科技素养。 科技素养提升计划 让创新的种子在乡村生根发芽 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事业的成功经验。在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向社会各界发出扶贫动员令。 “目前,我们针对偏远地区的学校,准备了相应课程和配套科技实验包,帮助他们搭建科普实验室,让他们也能拥有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机会。”中国平安集团品牌部总经理陈遥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科技创新的种子选手,希望帮助他们从小埋下爱科学的种子,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真正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少年强则国强,相信这些小小科学家们未来将会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从一年级开始,今年的计划是做到六年级,未来将会逐渐扩展到初高中甚至大学。”据介绍,该课程体系目前囊括1-6年级,共六册,每一册分别围绕“让乡村儿童融入希望的田野”、“让乡村儿童也能任性地制造”、“让乡村儿童展翅飞翔”、“让乡村儿童触摸人工智能”、“让乡村儿童播下人类发展的种子”五个教育愿景,分别对应“农业科学”“智能制造”“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五个主题。通过这个计划,未来乡村学生也能组装探月小车、设计自制气动火箭、制作地球—人造卫星模型,还能对微型机床、激光雕刻机等现代制造加工装备实现感性认知与简单操作。 “科普实验室”是由科技日报社、中国平安组织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教育专家、技术专家,针对中小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的知识结构,通过项目课程资源开发和实验项目实践,建立起来的跨科学课程学习模式。通过具体项目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涉及到的工程和科技知识产生学习兴趣,亲历工程科技活动以后,逐步形成正确的工程科技观念、工程科技思维方式和解决真实工程科技问题的关键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