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不停转,服务不间断。为保障预报业务稳定运转,她快速制订了A、B两组轮值的值班制度,并建立了值班业务人员微信群,把原来的当面交接班改为线上交接班,同时为值班人员购买了橡胶手套、84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保障了疫情期间预警信号、重要气象专报和春节、春运专项服务产品及时发送,为户外疫情防控执勤人员送去贴心服务。 方式求变换,服务送温暖。今年春季,我市大风天气多,群众因风灾理赔需要开气象灾害证明的也多。由于分组值班,业务人员短缺,她主动承担起这项任务。每次开好灾害证明,她都是亲自送到单位大门口交到办事群众手中。 复工和复产,服务来助力。受疫情影响,我市今年20项民生实事之一的“市区排水系统综合整治工程”施工,时间紧任务重。由于施工进程受降水影响较大,需要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她作为疫情期间的唯一值班首席预报员,遇有天气变化时干脆住在单位,及时分析最新气象资料,掌握第一手气象信息,提供精细化的气象服务,4月15日、5月3日、5月6日至8日的降水过程,从影响时间到降雨强度和降水量级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得到党委政府和施工单位的一致肯定。 今后的工作中,她将继续奋战,与衡水的建设者们一起,为衡水的美好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吴荣荣,女,1976年出生,副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后,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教研室主任、衡水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国家级科技特派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专家。参与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863子课题2项等;主持完成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2项,衡水市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项等;参编著作3部,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衡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作为学科带头人,她带领学科团队加强“发酵工程实训室”建设,使之成为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平台和学校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实训中,她积极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事必躬亲、耐心示范。其中,精酿啤酒系列产品的开发技术项目,已入驻衡水学院孵化园,并与相关公司达成合作意向,正在进行成果转化。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她立足衡水,积极承担校政、校企合作项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已完成的老白干大曲重要功能菌的研究,有力地促进了衡水老白干酒基酒的质量稳定和优质基酒的出酒率,相关成果发表研究论文4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养元核桃乳产品升级研究项目,开发了强化葛根素核桃乳产品和发酵纯核桃乳产品,促进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酱油、食醋、甜面酱生产中的酿造酵母菌、醋酸菌的代谢特性研究,促进产品技术创新,指导公司申报3项发明专利,培训检测人员3名、技术骨干2名;2019年8月,对衡水一幼、衡水中学、志臻中学和衡水学院等试点学校进行营养食育教育、食谱制定、食堂改造提升等方面的工作,为增强全社会对食物营养教育的普遍认知、创建“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提高全市人民营养健康水平做出学会应有的本职工作……2019年,市总工会确定吴荣荣创新工作室为市级创新工作室。 作为衡水市营养学会理事长,她认真履行责任义务,积极开展了营养科学的交流、营养知识普及、营养人才的培养和营养产业服务等工作。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的营养周活动被河北省营养学会授予最佳组织奖。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河北省“三三三人才”“河北省食品安全标准评审专家”“河北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衡水市市管专家”“衡水市最美教师”“衡水市巾帼之星”……这些称号既是社会对她工作的肯定,也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乔文臣,男,1972年出生,研究员,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士学位,曾参加在职研究生课程学习。参与完成国家973、863、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综合试验站项目、国际挑战计划GCP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取得获奖成果10多项,鉴定成果4项,获新品种保护权12项,发明专利3项,发布地方标准9项,出版《河北小麦》著作1部,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3篇SCI论文。2011年获河北省第六届青年科技奖提名奖;多次评为河北省农科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2015年任第二届河北省作物学会理事,2016年开始担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衡水试验站站长,2018年任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衡水分中心主任。 作为主研人员,他先后育成节水高产系列冬小麦新品种21个,包括国审品种:衡95观26、衡5229、衡7228、衡观35、衡136、衡6632;省审品种:衡89W52、衡4041、衡优18、衡6599、衡4399、衡216、衡4444、衡S29、衡杂102、衡科6021、衡5835、衡9966、衡H116021、衡麦26、衡麦27。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2亿亩,社会效益达100多亿元。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在搞好防控工作的同时,强化小麦生产技术服务和小麦品种选育科研工作。2月份提出衡水市春季管理建议(题目为:《春季小麦如何管,小麦专家说关键》),及时下发各示范县的技术骨干进行生产指导和服务,文章于2月17日在《衡水日报·晨刊》发表,广泛指导生产。4月7日,举办小麦春季管理技术网络培训会,开展小麦生产技术服务,采用微信网络方式同步各示范县及试验站等7个分会场,全市各县技术骨干及大户代表近百人参加了培训。同时,在节水试验站和示范基地搞好衡麦系列节水小麦品种选育和示范工作,疫情防控和科研两不误。衡麦26在5月8日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200050。衡4399等衡麦系列品种经受住了今年倒春寒等灾害天气的考验,在生产上表现突出,获得两项使用新型专利授权,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曹春雷,男,汉族,1982年10月出生,200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硕士学位,2006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衡水市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