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决胜之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的热情,在5月30日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衡水市科学技术协会对来自各行各业的15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排名不分先后),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全市营造弘扬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激励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坚定政治信仰,学习他们矢志不渝、孜孜以求的炽热事业情怀,学习他们创新争先、勇攀高峰的拼搏进取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们积极投身到衡水市经济建设发展的主战场,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衡水作出新的贡献。
童莉,女,1973年11月生人,毕业于承德医学院,本科学历,主任护师,现任衡水市护理学会理事长、衡水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个人编写论著《骨科诊疗常规》;完成市级一等奖科研项目1项、三等奖2项、省级科研立项1项;独立发表论文10余篇,指导发表论文20余篇。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童莉作为河北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支援湖北,获得“河北省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荣誉称号,并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今年2月,在湖北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她主动请缨、逆向而行、勇挑重担,奔赴武汉战疫一线,被委任为河北支援湖北医疗总队医疗护理组副组长、第七批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护理部主任,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雷神山医院抗击疫情一线工作42天。 无论在衡水,还是在武汉组织抗击疫情,在与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的日日夜夜中,她都置身第一线,到第一现场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关键时刻,她有担当,冲锋在前,向着“精救治、严防控、零感染、打胜仗”的目标奋进,用实际行动与抗击疫情最前线的广大医护同仁共同铸就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切实践行好一名共产党员应葆有的初心和使命。 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在武汉抗击疫情期间,她一再细化梳理出《护士人力调配方案》《交接班制度》等13项工作制度及流程,将带领的来自全省近40家医疗机构的120名护理队员分成四个护理小组,每个小组以三级管理模式来推动工作。她坚持每天及时做好协调,并将具体工作制度和标准设计成流程表单,以保障每一天的治疗护理任务高质量完成。为把工作落实到位,她提出各病区的护士长都要佩戴鲜艳的“红袖带”。“红袖带”代表着责任,体现病区护士长肩负的指导、协调和监管责任,意味着要做护士和患者的“主心骨”。 实践出真知。她深知,弘扬好抗疫精神,就是要把实干勇为的精神传承下去,自觉摒弃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把心气提起来,把担子担起来,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实干书写人生的精彩篇章。 伟大的抗疫精神,既是当代中华优秀精神基因的集成,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结晶。今后的工作中,童莉将带领她的护理团队积极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鼓足奋进动力,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索艳青,女,1972年生,民革党员,本科学历,农业推广研究员,衡水市政协委员,民革衡水市委委员,现任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正科)。 从事农业技术推广一线成果转化具体工作27年来,作为技术团队带头人,她始终把我市“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作为自己的职责与使命,立足农业技术服务,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带领技术团队完成“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渤海粮仓项目”、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季节性休耕项目等国家省市重大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等。在国家、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完成衡水地方标准12个,为节水农业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投身战“疫”,做好企业“五保四送”工作。今年农历正月初二,她接到单位通知,立即参加疫情防控紧急任务,响应市农业农村局党组的号召,参与到春耕春播和“五保四送”工作中,深入到分包的饶阳县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和合作社进行疫情排查和复工复产工作,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确保疫情企业产销基本正常,保障农用物资和农产品的畅通输出和输入。 战斗在疫情春耕春播一线,确保粮食安全。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作为全市农技推广系统粮食安全的护航人,她千方百计紧抓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期,农历正月初八带领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调查苗情墒情,并组织各县农技人员对全市55个小麦定点分区分片开展苗情、墒情、病虫情调查,对各县市区上传的麦田长势图片和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在线上进行分析与会商,掌握小麦各生育时期麦田苗情、墒情及转化升级情况,对主体麦田生长发育作出科学研判。她还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抓好我市的小麦节水试验示范和强筋小麦示范方建设,对除桃城区外的10个县市区的小麦节水丰产增效试验示范搞好调查和管理。同时,加强与市农科所的合作,抓好河北省小麦产业体系我市景县志清合作社小麦试验站的小麦节水试验示范、节水品种展示和足墒控灌节水技术,为节水农业和粮食保障打好基础。作为武强县的产业扶贫专家,为助力该县强筋小麦特色发展,她积极帮助武强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制订技术方案,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推迟春一水技术、及时做好绿色防控防治吸浆虫和病害、防倒保质提纯等关键技术,打造突出衡水特色的强筋小麦品牌,促进我市强筋小麦规模化生产。 当前小麦进入了灌浆期。经过近3个月辛苦工作,看着丰收在望的麦田,她由衷地笑了。现在,她还在田间地头忙碌,积极安排粮油节水增产绿色高质技术创新,为秋粮丰收继续努力。
王莉萍,女,1971年出生,高级工程师,气象学专业,硕士学位,现任衡水市气象台台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工作在业务一线,主持或主研参加20多项科研课题,撰写学术论文30多篇。获中国气象局“优秀值班预报员”3次,河北省重要天气过程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2015年、2016年、2018年获“河北省重大气象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9年被评为“幸福衡水最美蓝天卫士”,获河北省气象局首批“骨干人才”称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莉萍立足本职工作,坚守岗位,积极做好气象服务,发挥好后盾作用,为全市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