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山东:助力乡村振兴,给农业插上科技翅膀(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22
摘要:山东十个苹果,六个在烟台。在招远市蚕庄镇,烟台市农科院依托国家苹果育种中心、国家苹果育种创新科研基地等平台,选择了“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品种类型,繁育苗木,帮助烟台市红果果家庭农场建成苹

山东十个苹果,六个在烟台。在招远市蚕庄镇,烟台市农科院依托国家苹果育种中心、国家苹果育种创新科研基地等平台,选择了“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名优特”品种类型,繁育苗木,帮助烟台市红果果家庭农场建成苹果新品种试验基地。

“我们引进种植了红黄绿特色新品种30余个,‘珊夏’细脆、‘秀水’浓甜、‘华硕’个头大……它们卖价比富士高出2倍左右,一个能卖5元钱。”农场负责人刘禄强说。今年,他调减了富士,扩大新品种种植面积,同时,对现有的老龄郁闭果园进行“隔一行去一行”的改造,改造后产量虽会减少20%,但果子个更大、上色好,收益预计能提高50%。

初夏的烟台,40万亩刚改造的老果园生机勃勃。烟台市去年底提出,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苹果产业发展,每年更新改造40万亩老旧果园,力争3年内基本完成老旧果园改造升级。去年,省政府批复建设省苹果·果业产业技术创新创业共同体,以科技创新引领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3月,山东省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依托科技支撑、品牌培育等六大工程,到2025年,全省苹果亩均效益增加500元以上,优质果率达到90%以上。一场“苹果革命”正在掀起。

山东是水产品产量第一大省,科技创新功不可没。在莱州湾,通常养在滩涂的蛤蜊,被推到了15公里外的海底;在荣成,正在收获的海带船和参观海洋牧场的游人擦肩而过;在日照东部离岸130海里的黄海深处,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座“深海渔场”——“深蓝1号”,即将迎来10万尾三文鱼的丰收时刻……

不仅是种植养殖。依托省林科院的速生林木材定向重组产业化项目,几百元一方的速生杨木材变成了万元一方的“名贵树种木材”;依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水果流通保鲜技术支持,蒙阴蜜桃漂洋过海卖到了迪拜;鲁花集团经过10多年科技研发培育推出的鲁花高油酸花生油新产品,拉动花生种植户每亩增收500元……

在平原、在山间、在海洋,在车间里,在市场上,科技给农业插上了翅膀,让大地更丰饶、海天更宽广。

论文写在大地上

乡村振兴结硕果

每天,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玲依然6点起床,6点半前后给手机里的10个果农微信群发去“每日技术”。这个动作,2016年至今从未间断。

“跟着李县长种果树,心里踏实!”五莲县汪湖镇大湖村村民岳兆文说。2015年,李玲被选派到五莲县当科技副县长,第一件事就是推广大棚果树,岳兆文是她的第一个示范户。如今,五莲的大棚果树已发展到几千亩。李玲还组织果农外出学习、帮当地引进了院士工作站、办起了“樱商大会”……眼看着五莲果业蒸蒸日上,县领导、果农一再挽留她,李玲一干就是4届。去年临走时,100多名果农自发来送她,她坐下来给果农上了最后一堂课,临别约定每日发技术信息给大家。

2015年起,山东向各县市区选派了5批、793名科技副职,有的市还向乡镇选派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制度坚持实施了16年,目前有5602名活跃在农业农村一线。2018年,省委选派50支由副厅级干部领衔的“乡村振兴服务队”驻点工作,从高考学生中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从事乡镇农技推广;2016年,省科技厅组建省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2019年,在全省县域由科技特派员组建了445个科技扶贫服务队;山农大、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组建乡村振兴服务团……农科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与农民结合越来越紧密。

习惯精耕细作的山东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更强、本领更高了。山农大园艺学院教授姜远茂是我国“十三五”苹果产业药肥双减项目首席专家,他发现,项目组每年搞的“中国好苹果”大赛,山东农民获奖最多;地头授课,山东农民参加最积极。蓬莱市果树总站站长徐月华告诉记者,2016年以来蓬莱通过国家审定的苹果新品种中,烟富10、烟富7、元富红、九艳香、八仙早富等品种都是农民首先在田间发现的。

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也上来了。背后的力量之一,是体制机制创新。2019年,省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绿色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品种实施权转让合同金额1500万元,创国内小麦品种转让金额之最,目前到位400万元,扣除成本之后约七成分配给了成果研究团队。记者从该院获悉,2015年该院科技成果收益管理办法出台前,成果转化凤毛麟角,办法出台后,2016-2019年,全院成果转化共1046项。

职称评聘也打破了“唯论文、唯获奖”倾向。2018年,山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教师骆洪义在农民的大棚里获知了自己被聘上教授的消息。若论获奖成果和论文数量,埋头做应用的骆洪义并不够,但他研发的设施蔬菜水肥一体化基质栽培技术和作物专用水溶肥已推广上万亩,学校按新规,把大红的教授聘书颁给了他。

经过持续培训,山东的高素质农民在成长。蒙阴县野店镇北晏子村36岁的农民牛庆花,5年前还是个在家种地、喂猪的普通家庭妇女。2015年,一场电商培训让初中文化的她触了网。现在,她的网店“孟良崮果园”年销售额600多万元,带动了上百户乡亲致富。2012年以来,山东加大财政投入,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0余万人次,越来越多的牛庆花们,走上科技致富路。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科技为翼沃野丰,乡村振兴干劲足。山东广大党员干部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全国乡村振兴作出山东贡献!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