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后疫情时代教育发展思考:如何识别、防范、治理教育风险?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5-13
摘要:教育风险的识别、防范与治理 [摘要] 教育风险在教育领域客观存在,通过加强识别、防范与治理能力可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教育风险具有可识别性、可预测性和行为相

教育风险的识别、防范与治理

[摘要] 教育风险在教育领域客观存在,通过加强识别、防范与治理能力可化危为机、化险为夷。教育风险具有可识别性、可预测性和行为相关性等人为风险的特征,可结合行为主体对教育风险点进行排查,从常规监测转向系统预警,构筑教育风险“防火墙”,建立教育风险防控协同机制。要把握过程性、多元主体性、沟通协调和持续互动四个关键点,从教育风险管理转向教育风险治理。

[关键词] 教育风险;防范;风险预警;风险治理;风险规避

[作者简介] 倪娟,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二级教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江苏南京210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为当前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政治职责。近年来,教育领域危机事件呈上升态势,局部性的教育危机时有发生。我们需要加强研究,在危与险的案例中把握特征;在形与势的研判中形成重点;在防与化的共进中建构机制。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教育风险防控生态。

一、教育风险识别:基本特征与动态排查

人们对教育风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只有正确识别风险,才能科学判断和防范风险。正确认识把握教育风险的基本特征,全面排查诱发教育风险“突变”为教育危机的基本因子,是防范教育风险的首要。

(一)教育风险的基本特征

风险内涵,众说纷纭。伦敦特许保险学会在其资格考试用书中对风险的定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风险意味着在特定情况下某种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即某件事情发生,其不是有利于我们的,也不是期望的。教育风险没有统一定义。倪娟等学者认为,教育风险是指在教育实践以及改革过程中,由社会、政治等各个领域及教育系统内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对教育整体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造成损害性影响的一种可能性。[1]  简单来说,教育风险可以理解为教育主体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生成的偏离教育主体愿望、而对主体造成的潜在损失危害的不确定性。因此,教育风险是一个动态性、前瞻性的可能状态,也是一种负向性的教育发展状态。教育风险普遍存在于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可能关系之中,但不是一种实体存在。它不是既成事实,也非既定结果。如果教育风险成为现实时,就转化为教育危机或教育机遇,而风险本身是转化为危机或机遇的可能性。虽然说风险从总体上是负面的、不利于目标达成的,但可以防止危机的发生,存在化险为夷的可能性。

教育风险具有社会风险的一般特征,如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突发性等,它也具有人为风险(相对于地震、海啸等自然风险而言)的一些特征,主要包括:(1)可识别性。教育风险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藏性,比如教育质量不高是教育最大的风险,但因为教育对人与社会的作用往往长时间才能反映出来,因此具有一定的隐藏性,容易被忽视。但并非不可识别。比如,由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引发的教育风险,其外在表现就是“择校热”“择班热”“择师热”,如果教育行政能识别这种教育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教育风险就会逐渐化解。(2)可预测性。教育风险具有社会风险普遍具有的突发性特征,然而这种突发性并非不可预测。比如,耒阳教育“消超分流”事件从表象上看似乎是突发性的,但其内在的根源却是长期累积的教育失衡:民办教育蓬勃发展、收费越来越高,公办教育投入不足、优质资源稀缺。虽然具体的爆发点较难精准预测,但是矛盾爆发在意料之中。(3)行为相关性。不同于地震、海啸等自然风险,也不同于核辐射、空气污染等科技风险,教育风险基本是由教育相关人员的行为引发,与教育行为具有直接相关性。比如,近日“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 抗疫期间,教育部对学校延期开学问题高度重视,及时提出了“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结果许多地方、学校以及以在线教育机构为代表的社会力量一下子“积极”地念歪了“停课不停学”的好经,在落实和执行过程中异化与走偏,然后教育部及各地又开始纠偏。其实,这种政策风险相当常见,又完全可以避免:盯住教育风险主体行为,可有助于认清风险源、切断风险链。

(二)教育风险的动态排查

由于教育风险的可识别性和可预测性,教育风险其实并不难发现,因此教育领域的“黑天鹅事件”是罕见的。然而,教育风险的大量存在容易模糊人们的认知、麻木人们的敏感神经,使人们视风险为常态,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或简单罗列、敷衍了事,这也正是教育领域“灰犀牛事件”频发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风险防范首先是要排查出所有可能的教育风险源,尤其是将那些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育风险排查出来,形成完整的教育风险点清单,真正做到“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而不是简单、主观地罗列风险,给风险留下“遗忘的角落”。

教育风险与教育同在。教育改革有改革的风险,不改革有不改革的风险;既有教育改革前要化解的风险,也有改革推进过程中必须冒的风险;教育改革过程中还存在改革方法不当、计划不全等所带来的风险。这些风险都与教育政策出台前后的调研或论证行为是否充分恰当有着紧密关系,与教育决策能力和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因此,教育风险的排查应紧紧围绕人为风险的行为相关性特点,以行为主体的日常行为或日常工作为摸排主线,采用逐级风险模块架构进行分类汇总,既全面防控又能突出重点分类应对。

教育风险分类方法诸多,当前从安全视角进行的分类得到普遍认同,主要分为涉及教育质量不高等导致的国家安全风险、由教育不均衡等造成的社会安全风险、校园欺凌与学生心理问题以及生命安全等公共安全风险等,有些教育风险会交叉或同时影响到三个方面的安全。目前比较受关注的是校园公共安全风险,这类风险与学校工作组织架构、机制建设情况、制度完善情况、关键岗位管理、信息披露等都有关系;也与学校日常工作层面,包括课程教学管理、财务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专项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不无关系。以校园公共安全风险为例,对于作为行为主体之一的学生,在教育风险排查时,可以以学生的日常活动为基本线索,以时间为序进行逐一排查,从学生可能的活动场所——宿舍、校园、教室、操场、餐厅、卫生间等形成若干风险模块,在每一风险模块中再根据学生的活动特点和行为逐一梳理风险点,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风险清单。在此基础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分层分类进一步对风险清单进行分析研判,以厘清各类风险的轻重缓急。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