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引领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时表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为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奋勇迈向新的征程。 发扬创新精神 挖掘中医药精髓 屠呦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健康是生活美好的重要基础,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 千百年来中医药为维护我国人民的健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做出系统谋划和周密部署,提出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从《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到《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再到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和实施,彰显了中国政府坚定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决心,中医药进入全面发展新时代。在新形势下,“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对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建立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满足人民对健康的新期待至关重要。作为一名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我认为,生命科学的创新发展可以保证生命更加美好,医药包括中医药都属生命科学范畴,医药是为了保障健康,医药科研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健康。我相信,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中医药工作者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定能够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谱写新的篇章。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医药是我国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宝库”之一,我们要发扬创新精神,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中蕴含的精髓,努力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促进人类健康。 青年是民族的希望,作为老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我诚心希望中青年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志存高远,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和中医药事业会更加蓬勃发展,取得更大的辉煌!(作者系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科技工作者要做出应有贡献 赵忠贤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开幕会上的报告内涵丰富、主题鲜明、立意高远,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我听后备感振奋,深受鼓舞,既信心满怀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过去五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涌现了一批引领世界的科技成果,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建设了一批引领科学发展的大科学装置和研究平台。过去五年是科技发展的最好时期,作为科技工作者我感到特别兴奋。这都源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人心,人才强国形成共识,特别是国家加大了科技投入,改善了科研条件与环境,让科研人员能充分施展才能,不断攀上新的高峰。 我们期待着科技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必将保障我国科学技术更加快速健康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将对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无愧于我们祖先的伟大贡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代表党中央为我们规划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蓝图,并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我国将开始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召唤着我们,生活在这个伟大时代,亲身经历和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都让人激动和自豪。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在新时代新使命的召唤下,在新思想的引领下,坚忍不拔,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奋勇迈向新的征程,为把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以再出发姿态坚持自主创新 贾利民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17次提到“科技”,特别是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部分,短短300多字提到了9次“科技”,还提到了5次“技术”,彰显了科技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等划时代论断。 总书记将高铁列为国家发展重大成就,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对我们高铁科技工作者是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作为参加了中国高铁科技创新全过程的科技人员,对自主创新的感触尤其深刻。高铁科技创新经历了孕育期、引进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和持续自主创新几个阶段。抛弃“市场换技术”的“追赶”模式,换道自主创新路径,通过进行高铁技术的体系化自主创新,短短4年就研发出了被称为“中国名片”的时速350公里的CRH380系列高速列车和配套技术与装备体系,支撑了中国史无前例的高速铁路建设和运营,形成了被西方发达国家称为“高铁革命”的中国高铁大发展。之后,又启动实施了《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研发成功了世界首例智能化高速列车、混合动力高速列车、永磁驱动高速列车、时速500公里实验高速列车和高速列车谱系化技术平台,使中国高铁技术持续处于世界领先行列;已全面启动实施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要研制支持跨国互联互通的时速400公里高速列车、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时速250公里以上的货运高速列车,这些目标的达成将使中国高铁站在世界陆地交通领域的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