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通讯员 杨京宁 3月30日,天津市“院士来上课”第二节公开课来了!著名传染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教授,南开大学药学院郭宇副教授,天津医科大学张欣教授分别围绕科学防治病毒性传染病这一主题,面向全市的百万师生讲解“什么是病毒”“病毒怎样致病”“疫苗如何起作用”等一系列问题。
作为抗“疫”第一线的专家李兰娟院士将对青少年的殷殷关怀注入到了授课过程中,不仅用“敌军军装”比喻疫苗的免疫制剂成分从而生动解释它的作用原理,还告诉大家预防不同类型的病毒性传染病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时代在进步,祖国在变化,希望大家好好学习,锻造不断创新的勇气,做出造福人类的贡献。”李兰娟院士对同学们说道。 第二讲更注重知识的延展和发散。比如在回答“病毒是怎么让人生病的”这个问题时,专家详细解读了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先与正常细胞接触,将外壳与正常细胞融合,再将其遗传物质注入并实现复制等等……接着,知识开始延伸:有些病毒在与人类的斗争中,变得更狡猾,不急于利用细胞内的机器进行自我组装,而是将他们的核酸(DNA)与我们的核酸(DNA)粘到了一起,“友善”的借居在我们体内,条件成熟时才自我组装,完成繁衍…… 据介绍,2月10日,天津市中小学生以“院士来上课”开启了新的学期。院士专家通过电视、网络课堂向全市1300余所学校的师生们开展了新冠肺炎相关的知识科普。“第一堂课开始在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应急科普,帮助天津市中小学的师生们理性科学防疫”天津市科技馆副馆长安庆红介绍,“第二堂课在知识架构上下功夫,让学生们科学深入的认识病毒性传染病。” 作为天津市全域科普工作重要的品牌活动之一,“院士来上课”活动由市教委和市科协主办,天津科学技术馆、市青少年科技中心、市教科院电教馆等单位承办。结合疫情发展的最新情况,制定方向,夯实细节,将科普知识巧妙融入中小学生课堂架构体系。连线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知名权威专家,面向青少年普及疫情防护知识的同时传授病毒学相关原理,让同学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更深入地了解“防什么”“怎么防”等一系列问题,帮助广大青少年在应对疫情的过程中成长心智,养成用科学思维思考问题的好习惯。据了解,本学期共安排4次课程,余下两节拟定于4月中旬和6月上旬与天津中小学生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