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福建

业内

旗下栏目: 业内 数据 数码 手机

他的一生,都在为测绘孜孜不倦地燃烧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人气: 发布时间:2020-03-22
摘要:他的一生,都在为测绘孜孜不倦地燃烧-新闻频道-和讯网

他的一生,都在为测绘孜孜不倦地燃烧

商报记者虞洪波综合报道

“地球重力场,天地大舞台。”3月15日,一颗“大地之星”悄然陨落,“天地大舞台”上却永远留下了他的名字——宁津生。

据武汉大学官方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宁津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5日16时许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悼念·规格很高

李克强、王岐山等表示哀悼

宁津生院士长期从事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是该领域著名的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考虑到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宁津生生前遗愿,武汉大学没有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而是在学校官网上设立了网上纪念堂,里面有宁津生院士详细的生平回顾和影像资料,供大家表达哀思。

宁津生院士逝世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和国家相关部门领导、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通过多种方式哀悼、缅怀宁津生院士。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宁津生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对宁津生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陈希,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宁津生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国务委员肖捷对宁津生院士逝世表示哀悼,对家属表示慰问。

●专业·干了一生

他与测绘结缘69载

宁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于天津。1951年至1956年在同济大学测量系学习,大学毕业后进入武汉测量制图学院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年至1988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1988年至1997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8年12月退休。

他与测绘学的缘分,始于1951年的夏天。

据《中国科学报》报道,1951年报考大学时,宁津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系,并以优异的成绩被该校录取。但由于哈尔滨离家太远,当时的交通十分不便,宁津生最终没能说服家人同意他远赴北国求学。1951年夏天,宁津生在学习的间隙翻阅上海《解放日报》时,偶然发现了同济大学测量系补招生考试的消息,遂只身赴沪参加了同济大学补招生考试。最终被录取进入同济大学测量系学习。

宁津生就这样开始了他与测绘学、与大地测量密不可分的一生。

1955年6月,国务院决定对全国高等学校的分布和发展进行适当调整,以逐步改变高等学校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尤其是沿海大城市的状况。1956年8月,经过了一年多的筹备和建设,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成立,会聚了来自同济大学、天津大学、青岛工学院、华南工学院、南京工学院的师生员工。

由于建校初期需要大量的专业教师,刚刚毕业的宁津生响应祖国的号召,和同班同学们一起追随夏坚白教授、叶雪安教授的脚步,毅然离开上海前往武汉珞珈山,成为武汉测量制图学院最年轻的一批助教。

自那以后,宁津生参与了国家测绘总局建立“57国家基本重力网”的工作,开始了物理大地测量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宁津生主要研究我国天文重力水准的理论、方法和精度,其研究成果完善了当时由苏联专家为我国设计的天文重力水准布设方案,部分成果被收入修订后的我国《天文重力水准测量细则》,作为我国重力测量实际作业的依据和标准。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利用最小二乘配置确定相对大地水准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其成果为确定我国大地水准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从重力水准测量到地球重力场,从似大地水准面到卫星重力学,宁津生的一生都在为测绘、为大地测量孜孜不倦地燃烧。

他使开设测绘专业的学校从30余所发展到360余所

宁津生院士曾担任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中国分会委员、国际大地测量协会中国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测绘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总编委会成员及《测绘学》总顾问和综论组主编、《辞海》编辑委员会委员和分科主编、国际大地测量协会学术杂志《大地测量手稿》和《大地测量公报》编委、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湖北省高等学校设置评审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成员、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组长等职。

宁津生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副校长、校长10余载,担任国家测绘局、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两委会”主任近30年。他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期间,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在“两委会”的推动下,我国开设测绘本科专业的学校,从原来的30余所发展到至今近160所,还有200余所高职高专设置了测绘专业。

●本职·只有两个

当校长,为学校争取了广阔的平台

1984年,宁津生从讲师岗位被推选为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测)副校长,3年后任校长,直到1997年2月卸任。

在学校和学科发展方面,宁津生做了很多有前瞻性的长远布局。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大地测绘学科发展处于低谷。宁津生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远见,带领老师们积极探索卫星大地测量方法来进行学科转型。

1988年,宁津生作为校长举全校之力,向世界银行贷款数百万美元,建立了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他作为原武测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委员会主任,为实验室的建设、成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实验室发展的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决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申请贷款时,国家测绘局对他提出明确要求,“保证以后这笔钱学校还70%,国家局还30%。”在当时办学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校要还70%,加上每年的利息,压力确实很大,但他毫不犹豫地签下保证书。可以说,他为我国第一个测绘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请建立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学校持续发展抓住了难得的机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采集侠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 福建

Copyright © 2015 新闻资讯门户站 版权所有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