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举措,既是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彰显了中国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多次指出,中国的行动有助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为诊断以及采取防控措施做好准备,“帮助了国际社会向前迈进”,为世界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和“机会窗口”。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库恩表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已具备“大流行”特征。人们需要了解中国为什么能遏制疫情,以及如何遏制疫情。中国非凡的防控举措在全球公共卫生史上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各国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中国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及时分享相关信息、加强沟通合作,中国驻外使领馆及其他机构也与各国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介绍中国抗击疫情进展和防控经验。 中国疾控中心向非洲疾控中心委派高级技术顾问,双方正紧密合作,加强非洲疫情防控。非洲疾控中心公共卫生研究所负责人拉吉对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疫情防控表示赞赏。他说,中国提供了大量诊断工具和有关病例管理手册等文件,帮助非洲确诊病例、开展临床护理。“非洲国家正依靠中国的相关经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 3月1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与世界卫生组织以多地视频连线的形式,共同举办分享防治新冠肺炎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从八方面分享了中国抗疫经验,表示“中国的防控策略、方法、技术、标准和案例等经受了实战检验,愿与国际社会分享,助力维护全球卫生安全”。同一天,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及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讨论就新冠肺炎临床研究开展合作。 3月12日晚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和医院重症监护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重症监护方面的专家进行多方视频连线。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同时,由中国科研人员牵头的相关领域全球性科研网络正在迅速发展壮大,科研人员在争分夺秒地研发应对新冠病毒的方法。“中国科学界很快公布了病毒的生物学、分子流行病学以及有关单克隆抗体等信息,非常了不起。”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传染病与全球公共卫生系教授罗伯特·斯库利说,中国科研人员分享的相关信息对抗击疫情非常重要,美国医学界正在从中汲取经验。比利时荷语区鲁汶大学医学专家马克·范·兰斯特表示,他的团队与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已经开展交流,就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研发加强合作。“中国及时公开发布最新疫情数据,有助于各国相关医药科研机构推进研发进程。近期欧洲多国新冠肺炎病例持续增加,意大利已经开始借鉴中国相关做法。欧洲其他国家也应更多学习中国防控经验,有效应对疫情。” 当地时间3月12日22时31分(北京时间13日5时31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组建的专家组一行9人,携带31吨医疗物资从上海飞抵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这是继支援伊朗、伊拉克之后,中国派出的第三支医疗专家团队。图片来源:新华社 日前,在中国和意大利医生的共同努力下,罗马两例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核酸检测都已转为阴性。中国专家与意大利斯帕兰扎尼国家传染病医院治疗团队密切配合,通过视频连线对病患进行会诊,在治疗方法、用药及用量等方面予以指导。意方治疗团队表示收获很大。中方还向意大利卫生部、高等卫生研究院和国家传染病医院等分享了中国应对疫情的一系列措施,包括诊疗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风险评估、密接管理、隔离管控措施等方面的数据及方法。 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在迈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之际,共同面临的又一场大考。 挑战面前,是同舟共济还是以邻为壑?是并肩奋战还是隔岸观火?是雪中送炭还是乘人之危? “病毒已经发起进攻,我们必须加入人类抗击病毒并最终取得胜利的大合唱中。”谭德塞说,“这是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威胁,我们必须团结如一人。” 疫情之下,休戚与共。无数的人们,选择紧紧站在一起,结成抗击疫情的命运共同体。 这其中,中国充分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大国担当,中国的科技抗“疫”无疑会为世界抗疫斗争注入信心,中国的经验也将给全球抗击疫情带来希望,中国的努力正在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做出贡献。 武汉东湖畔,粉色的早樱开了。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让我们紧紧相连,携手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